第265章 省得差點撕破臉皮(1 / 3)

柯美虞眉眼彎彎,內心是這個年代的小年輕一樣,在國家百業待興的此時此刻,內心一片火熱,想要大幹一場,燃燒著自己的小宇宙!

“正好咱們家的鋪子很多,劃出幾個當培訓場所,”柯美虞剛剛已經粗略整理了一遍房產證。

秦家除去捐贈出去、被人暗地裏克扣下來的,還有不少房屋,瞧著麵積不算太大、相互間零散分布、甚至有些地理位置偏外。

但以未來人的目光看,柯美虞不得不讚歎下秦老爺子的睿智了。

要知道以後夏華國的經濟發展極為迅猛,以至於老城區人口密集、改造起來慢且難度大,各種開發區、高新區都開始延伸到城郊,就是組織辦公區、醫院、學校等等配套設施,也都蓋樓整體遷移了。

其他城市的房產證,都位於二線以上的,像是沿海城市、風景名勝區、省會等等。

如今他們精力有限,不可能挨個去查看。

應晏說現在交通和通訊不便、經濟又沒有放開,就任由那些房子維持原樣,仍舊歸某些單位當作福利房,回頭有時間再慢慢料理,隻要房產證在手裏,就不怕別人賴著不走。

不過,京都以及附近幾個大城市的房屋是該規範起來。

想到這裏,柯美虞又是歎口氣。

人家年代文的女主,最爽的事情就是悶聲發大財後,到京都尋摸合適的四合院,給家人一人買上一套。可到了她這裏,哐哐哐從天上砸下來一遝證……

這種感覺讓她英雄沒有用武之地,說出去是要被打的!

倆人壓了會馬路,夏天晚上走在寬敞的大路上才能感覺有一絲涼快,不過柯美虞就是個人行空調,所以倆人在哪裏都愜意地很,看會星星月亮,聊會風花雪月,暢想下未來,才慢悠悠地回家了。

應晏一點都不顧忌親爹和繼母在屋裏做什麼,推門就進去。

“怎麼去了一趟鄉下,連最基本的禮貌都沒了?”應許輝不讚同地低喝聲,“你外公交給你的東西,全忘了?”

應晏也不進去,隻是抱著胸搭著腿,將門口堵了個嚴實。

“我按照你的要求答應,明天帶我媳婦見見人。”

“嗯,到底是從小的玩伴,不能因為年齡長大生疏了。”應許輝點點頭,琢磨著明天就開始活動索要秦家返還物品的事情。

“我媳婦從農村來的,本就氣弱,你也知道的,我啥也不在乎,就寶貝我媳婦。所以,”他挑眉嘻嘻笑著說:“我娘寄存在你這裏的媳婦本,是不是該拿出來了?”

“我看街上不少女人開始往身上戴東西了,簡單的鐲子、吊墜、耳墜都能帶點。”

應許輝和艾玉鳳對視一眼,搖頭咬死沒有,全部上交給組織了。

“你爹我現在是端鐵飯碗的人,不能知法犯法,肯定一切姓資的東西都要交出去。”

應晏伸出手,不理會他的話:“別讓我說第二遍,要想驢拉磨,就得給飼料。媳婦穿得不光鮮,我才沒臉領著她出門呢。”

“這不是讓哪些人笑話我媳婦和我?爺們的麵子往哪裏擱?”

應許輝苦心婆媽地表示,現在形勢緊張,不興攀比。

應晏就是聽不懂,冷冷一直伸著手,在應許輝和艾玉鳳輪番上陣說得口幹舌燥時,他收回手懶洋洋地伸懶腰,“唉,好累,正好摟著媳婦兒歇一天……”

應許輝給艾玉鳳一個眼神,好歹拿點東西安撫住這小祖宗。

艾玉鳳無奈,牙疼地拿出一個玉鐲。

應晏嗤笑:“打發叫花子,還是你一個後來的,想要霸占我娘的嫁妝?”

“信不信,我扭頭就告你們去?”

“放心我也不是那不講理的人,還回個九成就行。”

“如果你們記性不好,我可以重複一下嫁妝單子。”

應許輝和艾玉鳳渾身發抖,氣得,他們還沒有從他身上撈一丁點便宜,反而給出去不少。

應許輝咬咬牙,轉身到屋裏拿出一木盒子首飾,塞到他手裏,“隻有這些,信不信由你,家裏就這麼大,能藏多少東西?為了這,我們整天提心吊膽的。”

應晏打開瞧了眼,數量不多,卻各個品質不錯,恐怕是倆人挑練出來不錯,放家裏把玩的。

他也沒想著將人逼太緊,臉上滿意笑著說:“這才對嘛,剛才早點給不就行了,省得差點撕破臉皮。”

丟下倆人氣成球,應晏進了屋,將盒子扔給柯美虞。“你親婆婆的,不過肯定被別的女人給帶過了,你先收著,回頭我給你挑些好的。”

“寶藏庫裏有不少極品玉石,還有純金純銀,也能按照你的喜歡打造新的。”

柯美虞好奇地打開,不算太大的梳妝盒裏,放置著成套的金銀玉飾,各個品質都屬於上層,能當作傳家寶的!

不過她也是豪門千金,看上幾眼稀罕下,並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畢竟自己是有厚厚一遝房產證的人。

第二天,家裏的人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隻剩下應晏、柯美虞,以及剛高中畢業等著分配工作的應佳雯。

雖然昨晚壓馬路來著,但他們回來也不過才九點鍾,合上眼睡覺還不到十點,是以七點多就睡醒沒了一點困意。

拎著一壺熱水去洗刷間簡單衝涼後,洗漱完,柯美虞往臉上拍了爽膚水、乳液和素顏霜,紮了個丸子頭,換上白底紅碎花的短袖長裙,白色涼鞋,整個人就是青春洋氣本尊。

應晏已經買來了早飯,豆漿油條包子糖糕,擺了半個桌子。

夫妻倆吃完後挎著手出門,小屋才吧嗒打開門,穿戴一新的應佳雯探頭瞧瞧,見沒了人,趕忙拎著包離開了。

應晏跟柯美虞說著自己以前在京都的事情,幾乎從自己有記憶起按照時間線一點點地捋,一呢讓媳婦兒對自己更為了解,二呢也是滿足她的好奇心。

他們剛來京都,還沒有交通工具,以前城鎮小,哪怕到了省城,他們也隻是在大學城附近轉悠,還能騎自行車。

但是到了這裏,自行車的作用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