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桃子快熟了及帶來的麻煩(2 / 2)

喳喳,喳喳。一隻長尾巴花喜鵲不識趣地出現在桃樹枝頭,就像在自己的家裏一樣,大搖大擺地挑選心儀的目標。

那幾個已經被其它同類啄過,外表殘破的剩桃子顯然入不了它的法眼,不多時,喜鵲尋到了一個體型碩大、曲線完美的果子,左觀右瞧,感到很滿意,然後仰起脖子,準備下嘴享用。

唰,啪,一團土塊飛了過來,砸在喜鵲身邊的樹枝上,碎渣四濺。

喳喳,撲棱棱,喜鵲受到驚嚇,拍打著翅膀逃走了。

“賊鳥,好大的狗膽子!”喜子怒罵道,隨後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哎,是我的失誤,忘了這茬兒,鳥兒都好這口兒。”

來順兒走到桃樹下,望著那幾個四處窟窿眼兒的果子,心裏很不好受。

飛禽這種動物,平時以蟲子和草籽、樹籽為食,尤其是對於前者的大力捕食,有效地防止了樹木和莊稼的病蟲害,人們在欣喜之餘,還將益鳥的稱號相贈,並廣為讚美傳揚。

但事物都有兩麵性,這些森林、農田的守護者一旦麵臨果樹成熟,卻立即搖身一變成為禍害。至於其中原因也很簡單,大部分鳥類對於富含糖分的水果都沒有什麼抵抗力。所以每年的收獲季節前後,果農但凡見到帶翅膀的家夥,都是如臨大敵。

“俺回去整兩把彈弓,先幹掉幾個再說。樹上掛倆示眾,其它的就拔毛開膛下油鍋炸著吃。”喜子餘怒未消,準備重拾小時候的玩意兒,在這方麵他可是個中好手。

對於禍害果樹的鳥兒,以前鄉下最常見的手段就是殺一儆百,以儆效尤。麵對同伴的慘狀,鳥類通常是很敏感的,往往發出悲哀的鳴叫,不敢靠近。

“算了,對鳥兒用不著那麼狠。再說晨子哥肯定也不讓。想想別的法子吧。”來順兒聽罷連連搖頭。

畢竟在平時大多數情況下,鳥類對於樹木以及莊稼作物還是很有益處的,功不可沒。不能因為一時的錯誤就下如此狠手。

“那咋整?紮個傻了吧唧的稻草人?現在的鳥兒都是賊大膽兒,好多年前就不吃這套了。”喜子不以為然地說道。

記得小時候在老家,每逢莊稼成熟,大人們總是用稻草紮出各種各樣的假人,戴著頂破草帽、拎著把破扇子立在田間地頭,用於嚇唬麻雀等貪嘴的鳥類。這種方式曆史悠久,早年間很有效,但後來就漸漸不行了,畢竟飛禽不傻,其見識也在與時俱進。

所以近些年經常可以看見鳥兒大搖大擺地站在稻草人腦袋、肩膀上,相互嬉戲玩耍,有的為了向人類示威,還把稻草人當成衛生間,故意留下些到此一遊的“記號”。令遭到羞辱的莊戶人氣憤不已,隨即放棄了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手段。

“那玩意兒除了夜裏頭能嚇唬人,別的啥也幹不了。早淘汰了。”來順兒自然也明白這情況。

於是二人站在百果園中,就地開起了現場專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