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侯範雎作為一名長年浮身宦海的職業政客,把乂際間的情誼早已看得非常淡薄。在他心中的情感天平上,是隻以刺益作為砝碼的。在他心中的道德標尺上,是隻以權力畫定刻度的。
他是根本不能理解白起、衛先生他們在戰火和熱血中凝練出來的這種探厚的情感關係的。
第二天,當秦昭王得知白起仍然拒絕出征邯鄲的態度之後,終於發布了免上將軍白起為士伍的命令。
於是威震夭下的一代名將,現在削職奪爵,已經淪落為一名普通的土卒了,臉色冷酷的秦昭王還作出決定,判處白起遷徙之刑,發配到西北方向極其邊遠窮僻的陰密地方。
“陰密”一地,其實是秦昭王在極其偶然的情形下,極其偶然地隨心擇定的。
前一晚,雲兒和秦昭王一起登上漆娥之台賞月。
月光明潔如水,八百裏秦川,南山屹立,涇渭橫流,完全是一派清涼氣象“真美呀雲兒輕聲讚歎說秦昭王也好像一時忘掉了軍政雜務的煩惱,陶醉在這靜雅冷穆的世界中“是啊明月清宵,多麼寧靜,多麼恬和秦昭王也發出由衷的讚歎,遠遠望去,南山那茂密的林樹,似乎被明月灑下的亮分染成許多層次,髙高下下,明明暗暗。
“多麼壯美的雄山啊!”
秦昭王從心底喜愛高山他出征、會盟、巡遊,行蹤千萬裏,每到一地,總是要瞻仰和禮祀當地的名山他認為,天地間雄奇壯偉的精神,其實都凝聚在高山那鐵一般的崖壁、海一般的林木,和謎一般的雲氣之中。
“大王愛山,妾則愛水,雲兒知道秦昭王在想什麼,她小聲地說,“大王您請看,明月下,渭水波光粼粼,實在是一椹淸淨的畫圖,秦昭王望去,清流緩緩,水波泛泛,河麵上還隱約可以看到點點的漁火,確實有一種陰柔寧靜的美。
“大王,山雖然雄壯,但是卻總是以高聳之勢俯視平野的。而且隻要日光稍一偏斜,山就投下大片的陰影1而水,卻永遠是一心追求平等的,即使一時處在高位的,為了和下界的朋友彙合,也化身流瀑,激揚飛迸,奮不顧身地撲下來,不惜粉身碎骨,不管千裏萬裏,一往無前地奔湧,謀求的就是要相互平等,相互平和的共處,……”
“山高水長,山雄水秀。男兒愛山,女子愛水,這可能是一種共同的情趣傾向吧,秦昭襄王說道:“山和水,是有很多很多的區別的。記得有人說,‘百川學海,而至於海;丘陵學山,不至於山。’百川歸服於海,終於可以至於海的懷中。丘陵仰慕於山,卻終於不能達到山的高度。水給人以親近感。而山,確實是高危冷峻的,4他突然又問道:“可是,雲兒,你的家鄉不是在漆地嗎?那裏可是群山環抱的地方啊。”
“是的,大王,妾雖然自幼生長在山地,可是最客歡的,仍然是山間的瀑布和泉水9記得年幼的時候父親曾經帶著妾到陰密地方涇河的上遊去玩,妾曾經踩翻了河裏的石頭,跌落在河水中,衣裙都濕透了。可是盡管這樣,後來,仍然最喜愛在水邊嬉水,父親為妾起名‘雲兒’,也說,‘雲兒’就是水氣呢,秦昭王一麵輕輕地捋著胡須,一麵不禁口中輕輕念誦道:“陰密。陰密。”
陰密是古密須國的舊地。
商代已經立國的密須國,為周文王所滅,後來用以封姬姓之國據說密須國的鼓樂和乘車,被周文王在例行的軍隊檢閱中應用。姬姓密須國,後來又為周共王所滅。
選擇流徙前上將軍白起的地點,必須具備這樣幾個條件:第一,不能是白起的故鄉;第二,不能是白起曾經領兵作戰的地方;第三,要相對偏僻荒遐,以預防可能發生的變亂;第四,距離都城鹹陽又不能過於遙遠,以便平時可以有效地監視,必要時,也可以隨時征召回鹹陽。
考慮到這些因素,於是,在要確定白起流徙的地點的時候,秦昭王隨口說出了“陰密”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