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2 / 3)

小十二愣了愣,用小鼻子可愛地在那勺蒸蛋上嗅了嗅,而後猶豫地將那勺蒸蛋吞入了口中。

快,他雙眼一亮,小臉上露出了幸福的表情,在將那口蒸蛋吞入腹中後,他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乾隆,小嘴微張,等待著下一次的投喂。

乾隆:“……”

總感覺,他不是在養兒子,而是在養某隻小動物一樣。

在歎了口氣後,乾隆認命地又挖了一勺蒸蛋,送入了小十二的口中。

小十二畢竟年齡小,胃口也小,沒吃兩口,他就覺得有些飽了。

當乾隆又一次挖了一勺蒸蛋送到他嘴邊後,被他揮了揮小手隔檔開來。

“飽了?”

乾隆看著吃飽喝足的小十二在芳柔懷裏找了個舒服的姿勢,懶洋洋揉肚子的樣子,越發覺得他像隻被人捋順了皮毛的小動物。其實仔細看看,他這傻兒子也挺可愛的嘛。光是看著他這幸福的小模樣,就讓人覺得整顆心都暖洋洋的。

在將兒子投喂飽了之後,乾隆就將目光轉移到了小閨女的身上。他記得,小閨女現在也能夠吃少量的輔食了。比起兒子來,乾隆自然更願意親自投喂小閨女。

可惜,當乾隆看向小閨女的時候,他發現,小閨女對兒子似乎有些……嫌棄?

當乾隆流露出想要投喂小閨女的意圖時,小閨女更是直接把小腦袋扭向了一邊,明晃晃的不肯配合。

乾隆用詢問的眼神看向抱著芃芃的芳菲,芳菲看懂了他的意思,忍著笑意向乾隆解釋道:“皇上,小公主比十二阿哥還小些,現在隻能吃極少量的輔食。且她呀,小小年紀就知道要麵子了,若是在場的人多了,她是堅決不肯當著別人的麵被喂食的。”

皇後點點頭,對芳菲的話表示了肯定:“芃芃這孩子,在別的方麵乖巧得,唯有在吃東西這方麵,一點兒也不肯讓本宮省心。”

在皇後說著這話的時候,芃芃又往芳菲的懷裏靠了靠,努力離皇後更遠了那麼一點點。

皇後見狀,又好氣又好笑地道:“這孩子知道本宮是在說她,跟本宮鬧起情緒來了呢!”

乾隆聞言,笑眯眯地從芳菲懷裏接過了芃芃,在她小小的額頭上輕柔地落下一吻:“不愧是朕的女兒,就是聰明!”

乾隆方才待小十二已經夠好了,又是親自投喂,又是父子互動的。可如今與芃芃比起來,小十二就像是撿來的一樣,態度差別不要太明顯。

如果說在小十二麵前,乾隆像個嚴厲的老父親,虎視眈眈地盯著自家兒子,隨時準備給他糾錯的話,那麼,在芃芃跟前,乾隆更像是個智商驟降的傻爹,一見了芃芃就樂嗬嗬的,想盡各種法子逗芃芃開心。

皇後見了乾隆這副模樣,忍不住歎氣:“皇上您這樣寵著芃芃,無論她做什麼都說好,臣妾真擔心,您會把芃芃給寵壞。”

“不會的,有你管著,有和敬言傳身教著,芃芃怎麼可能會學壞呢?”乾隆一口否定了皇後提出的這種假設,且絲毫沒有意識到皇後這是在暗示他不要太過嬌慣芃芃,看樣子,在芃芃成長的過程中,注定是慈父嚴母這種搭配了。

皇後表示,別看她平時脾氣硬邦邦的,看起來很不好說話的樣子,其實她也想在芃芃和小十二麵前做慈母,讓乾隆來扮演嚴父這個角色啊!父母中比較好說話的那個,一般更能得到子女的親近和信賴,皇後這般重視自己的一雙子女,自然希望能夠成為孩子們的心靈之友。

可惜乾隆已經提前給自己預定好了慈父的角色,為了不讓一雙兒女真的被寵壞,皇後也隻好硬著頭破把自個兒往嚴母這個角色中套了。

“不過,你也不要對芃芃太過嚴厲了,她到底還小呢,有什麼看不過眼的,慢慢兒教就是了。”乾隆想了想,又叮囑皇後,像是生怕芃芃會在皇後的管束下受委屈似的:“芃芃小小年紀就這樣乖巧,懂得體恤父母,朕就不信等日後她長大了,會變得頑皮起來。”

——啊,那您對我可真是太有信心了。

摩拳擦掌想要搞事情的瓊華在康熙懷中翻了個身。

“臣、妾、知、道、了。”今天努力出境,卻又被一雙兒女搶鏡的皇後,心中也是累累的呢。

……

皇後親自下廚給乾隆做湯羹,乾隆欣然前往翊坤宮一事,就像是一個信號般,昭示著乾隆和皇後如今的關係有多好。

宮中一些本以為乾隆給皇後賞賜珍貴的物事是為了做好麵子功夫的妃嬪,在這時也不得不承認,皇後是真的入了乾隆的眼、得了乾隆的寵了。

那種縈繞在皇後和乾隆身上的甜蜜感,是裝不出來的,與之前的例行公事完全不一樣。許多妃嬪都因此而對皇後羨慕嫉妒恨,也有一些自身根基不足、又還沒有靠山的妃嬪開始考慮,投靠皇後,是不是一項明智的選擇了。

太後在得知帝後和睦之事後,十分高興,把皇後叫去慈寧宮誇讚了一通:“當初哀家就知道你是個好的,所以才在孝賢薨逝之後,向皇上舉薦了你為繼後。哀家也不指望別的,就是希望你能為皇上管理好六宮,讓皇上無後顧之憂,且把皇上往好的方麵引導。如今看來,哀家果然沒有選錯人。”

誇獎之後,按例是告誡:“你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性子有些倔,這一點倒是跟皇上像,也難怪皇上一直對你淡淡的。如今,哀家見你們感情一日好過一日,彼此都能夠退讓一步了,哀家也算是放心了。帝後和諧,無論是對前朝而言,還是對後宮而言,都是一件極大的好事。哀家希望你與皇帝能夠保持下去……”

皇後恭恭敬敬地聽了,順著太後的話應承下來:“臣妾明白。”

太後這才拍了拍她的手,不再說什麼。

在皇後回翊坤宮的時候,太後為表對這個兒媳的看重,又賜下了一堆的賞賜,且還叮囑皇後,下一次再來慈寧宮給她請安的時候,把小十二也一並帶上。

用太後的話來說,她雖禮佛喜靜,但偶爾也想要熱鬧一把,若不然,成天對著佛像,生活如一潭死水一般,那多沒意思啊。小十二正好是個活潑愛動的性子,完美的滿足了太後這方麵的需求。

若是擱在芃芃出生之前,太後是決計不可能讓皇後帶著小十二來看她的。那時候的小十二,實在是太過頑皮、太過鬧騰了。可自打芃芃誕生之後,有芃芃管著小十二,如今小十二已經比之前好了太多。且相處的日子久了,太後也發現了小十二的可愛之處,對於自家孫子偶爾的頑皮和任性,她自然也更能包容。

其實,按太後本心來說,她是更希望皇後能夠把芃芃給帶來的。可芃芃到底還小,身子骨也沒有小十二這般壯實,太後擔心她半道兒上吹了風著了涼,是以,每回她想念芃芃了,都是親自駕臨翊坤宮。整個後宮之中,也就隻有芃芃有這樣的殊榮,連當初的和敬,也不可能讓太後親自跑一趟,就為了看看她。

和敬在得知此事後,都有些吃醋了,拉著太後的手不依,道是自家皇祖母不疼她了。

太後亦是故作不滿地道:“你還說哀家呢,你自個兒這一趟趟地往宮中跑,還不是為了多看看芃芃。當初,芃芃還未出生之前,哀家讓你多來看看哀家,你都左耳進右耳出。看樣子,芃芃在你心中,的確比哀家這個老婆子更有魅力些。”

和敬聞言,噗嗤一笑:“皇祖母您究竟是在吃孫女的醋呢,還是在吃芃芃的醋呢?”

“你是在吃誰的醋,哀家就是在吃誰的醋!”在最為疼愛的兩個孫女麵前,太後也難得孩子氣了一把。

“好了,皇祖母,咱們就不要相互指責了。若是再指責下去,可越發掰扯不清了。”

“分明是你先起的這個話頭,如今聽你這麼一說,倒像是哀家在無理取鬧似的!”

麵對難得較真兒的太後,和敬隻好哄道:“好好好,都是孫女的不是,皇祖母您大人有大量,就不要與孫女計較了好不好?”而後,和敬又向太後保證,下回進宮給太後請安的時候,她會把自家兒子小鄂勒也給帶上,這才把太後給哄好。

在離開皇宮的時候,和敬感慨:“都說老小孩老小孩,皇祖母如今這脾性,越發像個孩童了,時不時便需要人哄著。”

她身邊兒的心腹女官道:“虧得公主與太後娘娘祖孫感情深厚,又對太後娘娘的脾性頗為了解,這才能把太後娘娘給哄好。”

“別看皇祖母身份尊崇,整個皇宮中就沒有敢對她不敬的,實際上,她老人家寂寞著呢。本宮隻把她當做祖母、長輩來對待,時不時在她身邊兒湊個趣撒個嬌,她自然覺得本宮比常人要親近些。且本宮是皇祖母的孫女兒,在這方麵有著天然的優勢。”

“也就是您覺得太後娘娘好哄了,若換做是其他人,比如各宮娘娘,您看太後娘娘樂不樂意搭理她們呢?”女官反駁著和敬的話,力圖證明和敬在太後心中是特別的:“不說各宮娘娘,就說四格格吧,奴婢可是聽說純妃娘娘沒少讓她到太後娘娘跟前去賣乖討巧,可太後娘娘一直對她不冷不熱的。可見也不是每個孫子孫女都能夠得到太後娘娘的喜愛的。”

“這倒是。”和敬側了側頭:“你要說皇祖母好哄,那也是真好哄,可你要說她不好哄,也是真的不好哄。她若是不喜歡,不管是誰的麵子,都是不給的。你這樣一說,本宮反倒更加敬佩皇額娘了。這麼些年下來,皇額娘一直把皇祖母哄得好好兒的,著實不易。都說皇額娘為人刻板,不懂得討好人,本宮卻覺得並非如此。皇額娘真心想討好什麼人的時候,隻怕少有人會討厭她。隻是平日裏,她不喜歡這麼做罷了。”

“公主說的是,皇後娘娘能夠穩居中宮之位,自有她的過人之處。如今,皇後娘娘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公主又與娘娘交好,咱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把小主子帶進宮去給皇後娘娘請個安,順道與十二阿哥與五公主認識認識了?”

和敬與皇後交好的目的明顯,一是想名正言順地親近芃芃和小十二,二是為了她子女日後的前程。既然如今和敬與皇後的關係已經越來越親密,且皇後在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穩固,將小鄂勒帶入宮中之事,也可以提上計劃了。

和敬思忖片刻,道:“且再等等吧。小鄂勒他比小十二還要年長一歲,如今頑皮得不得了。在公主府中好生呆著倒也罷了,若是將他帶入宮中,本宮擔心他會遭了旁人的算計——別忘了,宮中如今有人懷著身子呢。”她意有所指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