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1 / 3)

當皇後去慈寧宮中向太後稟報完這件事後, 太後道:“這事兒你做得對,協理六宮之權何等重要,萬萬不能落在心術不正的人手中。愉妃……哀家瞧著她一直以來還算本分, 原以為她是個好的,想不到她竟也開始作妖了。”說著這話, 太後便開始搖頭:“可見這人呐, 手上一旦有了權,便容易飄忽。”

五阿哥永琪是個孝順的孩子, 常來給太後請安, 在孫輩之中又頗為出眾,頗得太後喜歡。因永琪之故, 太後難免愛屋及烏, 對愉妃也生了幾分好感。可這回愉妃辦的這事兒,著實讓人失望。

小十三才多大點,愉妃竟然就視其為眼中釘, 開始住手對付他了。這樣的心性,實在難當大任。愉妃還是老老實實做一個普通的妃嬪,也就罷了。

“皇額娘說的是, 不說別人,就說臣妾,先前不也被愉妃給蒙蔽了麼?當時婉嬪為了照顧生病的六格格,不得不向臣妾辭了手中的宮務。接替婉嬪的人選, 按說從嘉貴妃與純妃這等有過協理六宮經驗的人之中出是最好不過的, 但臣妾想著純妃如今正在‘養病’之中,嘉貴妃不久前才因為行事不穩重遭了皇上的訓斥,妃位之中,就屬愉妃資曆最老、性子最穩重, 一直不爭不搶的,臣妾便點了愉妃上來,可惜這回,著實是臣妾看走了眼……”

皇後心知,愉妃放流言謀害十三阿哥之事,遲早會被揭穿,因此,她不能一味拿這個話題來說事,以此攻訐愉妃。否則,愉妃現在受的委屈越多,待她“平反”之後,得到的補償也就越多,如何想辦法利用這件事,徹底破壞愉妃在太後心目中的印象,才是最緊要的。

愉妃在乾隆處並不得寵,隻要太後心中給她貼上個“品行不端、不堪大任”的標簽,那麼,她日後也就徹底別想在後宮之中出頭了。

皇後心中懷疑當初利用芳答應害她之人是愉妃,雖然沒有拿到切實的證據,但皇後仍然決定選擇徹底剝奪愉妃掌權的可能性。反正,從愉妃掌權後的表現中便可得知,她的確是個有野心之人,即便此事不是她做的,而是純妃或者嘉貴妃做的,奪了她手中之權,也不算冤枉她。

至於阿哥們之爭,皇後不想管,也管不了。

五阿哥一日比一日優秀,這是所有人都看在眼中的,皇後固然希望自己的親兒子最終能夠坐上那個位置,但她還真不能肯定,小十二日後在五阿哥那個年齡,能夠比五阿哥更為優秀,更得乾隆之心。

乾隆的心思,皇後左右不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哪怕乾隆當真決定密立五阿哥為儲,那麼日後,皇後這個嫡母的地位,仍然在愉妃這個生母之上。愉妃這才剛掌權沒多久呢,竟然就敢公然跟皇後叫板,在翊坤宮與皇後說話時都夾槍帶棒的,皇後自然不能容她。

皇後身邊兒的黃嬤嬤對於自家主子的心思再清楚不過,此時,她也站出來給自家主子幫腔道:“太後娘娘有所不知,咱們娘娘在得知此事後,怕這其中有什麼誤會,便喚了與愉妃娘娘和魏嬪娘娘到翊坤宮中問話,愉妃娘娘似是對咱們娘娘有什麼誤解,一上來,說話就陰陽怪氣的……”

說著,黃嬤嬤將愉妃當時在翊坤宮中的態度簡要向太後敘述了一番。

太後聞言,冷笑連連,心中對愉妃的評價愈發低了:“分明是自個兒做錯了事,她倒還有理了,當真不知所謂!即便這事兒不是她做的,既然此事牽涉到了她身邊兒之人,皇後將她喚去問個話,也是應有之意。她倒好,仗著自己如今掌權了,在皇後跟前竟然都敢出言不遜了!哀家看,她怕是心虛了吧!幸好永琪早早便搬去了阿哥所,否則,若是讓她多帶幾年,隻怕也要被她給養歪了!”

皇後靜靜地聽太後說完這些話,沒有再吭聲。在太後跟前說上幾句愉妃的不是,讓太後了解到愉妃的為人,也讓太後知道她對愉妃的態度,便夠了。若是說多了,隻怕太後就要以為她對愉妃存有偏見了。

且有時候,抱怨的話說的太多,也是很惹人嫌的。

她隻需要確定太後對愉妃的印象是徹底壞了,哪怕將來,愉妃“洗白”了,也沒有再複出的機會,就可以了。

“皇額娘,這協理六宮之事,本是舒妃與婉嬪在做著,如今,六格格身子大好了,婉嬪也能夠騰的出手來了,不如,依然讓婉嬪回來給臣妾幫忙吧。有婉嬪和舒妃配合著,臣妾也能夠徹底鬆口氣,好生歇息一陣子了。”皇後用一種既是商量又是撒嬌的口吻跟太後說道。

這麼多年來,皇後在宮中,也不是沒有長進的。比如說,皇後發現太後年歲漸長,對來自小輩的撒嬌越發沒有抵抗力時,偶爾也會用這樣的口吻跟太後說說話兒,以顯示自己跟太後的親近。太後一直對皇後很是照拂,皇後在太後跟前這麼做,絲毫沒有任何勉強之處。

事實也證明,皇後這一招的確很管用,太後待她,比原先更好了。

在聽了皇後的話之後,太後這才反應過來,皇後還沒有出月子,不由有些心疼地將皇後按坐在椅子上:“既然這件事兒解決了,你就好生歇息著吧,莫要再為宮中的雜事兒分神了。如今,養好身子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其餘諸事都可以暫且往後放一放。”太後一麵兒說著,一麵兒命張嬤嬤為皇後端一碗血燕來。

皇後心中一暖:“媳婦今兒個來,倒是又偏了皇額娘這兒的好東西了。”

她知道,這血燕素日裏是為太後備著的。

“哀家就你這麼一個媳婦,不疼你疼誰呢?你啊,若是肯聽哀家的話,好好養身子,也算是沒有白費哀家的一番苦心了。你方才說,婉嬪已經能騰出手來了是吧?既如此,你就讓婉嬪重新回來協助你管理六宮的事務吧,她與舒妃配合了多年,沒出過什麼大的岔子。且這孩子心思縝密、做事不驕不躁,恰好與舒妃形成互補。重新由她出麵管事兒,想來你也能夠少操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