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時間內,黃嬤嬤心中閃過了無數個念頭。
隻聽她對太醫道:“如今這宮中的形式,你也看到了,皇後娘娘深得皇上信重,魏嬪卻是節節敗退,如今被勒令在延禧宮中靜養著,等閑不能出延禧宮。魏嬪本就是包衣出身,一家子全是仗著她的裙帶關係,才得以擢升。如今魏嬪倒了,她身後的勢力自然也倒了。咱們皇後娘娘就不一樣了,滿洲大姓出身,如今皇後娘娘的父兄都深得皇上器重,你覺得,皇後娘娘真要派人去找你的家人,魏嬪藏得住他們嗎,保得下他們嗎?”
黃嬤嬤給了太醫一點時間消化她方才說的話,隨即又道:“你若是肯聽從皇後娘娘的吩咐,老實將一切都交代了,皇後娘娘非但能保你一命,還會盡全力替你將你的家人從魏嬪的手中給撈出來。你若是不肯配合,倒也好辦,皇後娘娘不能將罪魁禍首繩之以法,免不了遷怒到你家人身上。等你死了,皇後娘娘派人把你的家人們找到了,便送你的家人一起上路,黃泉路上,你也算是有伴了。”
聽到這兒,太醫終於坐不住了:“我雖罪該萬死,但我的家人是無辜的,皇後娘娘,您不能這麼做!”這是篤定,依皇後的心善,做不出滅人全家這樣的事來。
黃嬤嬤聞言,諷刺地一勾嘴角:“娘娘憑什麼不能這麼做?你在謀害娘娘的時候,可是絲毫沒有為娘娘的家人考慮過啊,既如此,娘娘又何必顧慮你家人的死活?”
太醫聞言,麵兒上出現了劇烈的掙紮之色:“若是罪臣按照皇後娘娘的吩咐,如實供述一切,皇後娘娘能否保證我家人的安全?”顯然,太醫並不相信魏嬪能夠從皇後手底下保住他的家人。
黃嬤嬤道:“你要搞清楚,娘娘是在讓你做出選擇,而不是在跟你談條件。如若你如實招供,皇後娘娘會竭盡全力營救你的家人,至於結果如何,不敢保證。但是,倘若你選擇了另一條路……那麼你和你的家人就必死無疑。你自個兒好好掂量掂量吧!”
不得不說,黃嬤嬤這氣勢十足的模樣,讓太醫越發看不透皇後的虛實了。
在經過了漫長的掙紮之後,太醫終於點頭道:“罪臣願意招供……”
黃嬤嬤仔仔細細地聽著他的話,又將他的話再次拿來與茯苓當初所招供的內容進行了對比,發現這回,太醫終於說了實話了,她不由點了點頭。
兩炷香的功夫後,皇後帶著太醫與茯苓出現在了太後的慈寧宮中。
現在並不是皇後慣常來給太後請安的時辰,太後見了皇後,麵兒上微微露出些驚訝之色來:“皇後可是有事要與哀家商量?”說著,太後的目光從皇後身後的茯苓和太醫身上掃過,似是意識到了什麼似的,眸色變得凝重了些許。
自打出了雙月子,皇後是越發忙碌了,做了那麼久的甩手掌櫃,她既養好了身子,總不能再繼續懶散下去。因著這,除卻給太後請安外,她極少踏出翊坤宮。也隻有在要事需要與太後商議之時,皇後才會在非請安時間來慈寧宮。
“回皇額娘話,媳婦正是得知了一些事兒,這才來叨擾皇額娘。”皇後秀眉輕蹙,對身後帶來的太醫與茯苓道:“你們將你們告知本宮的事兒,再原原本本地跟皇額娘說一遍吧。”
“是。”茯苓率先站出來,從魏嬪命人在宮中散布流言,一直說到魏嬪當初在皇後生產之時借刀殺人,謀害皇後之事。她口齒伶俐、邏輯清晰、條理分明,不多時,太後便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她的臉色倏然沉了下來。
“你所說的,可都是真的?”
皇後生芃芃時有人動手腳之事,其實太後還記得,畢竟是跟自己最上心的孫女兒有關的事。太後甚至還記得,當時皇後就曾說過,這事兒與魏嬪脫不了關係,隻是乾隆十分信任魏嬪,且那時候所有證據都指向了秀貴人,這事兒最終就以秀貴人被打入冷宮了結了。
沒想到,時隔數年,皇後還真的找到了人證,來證明那件事與魏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初有乾隆的信任和寵愛,隻要沒有實錘,哪怕皇後心中認定了那件事是魏嬪做的,也不能把魏嬪怎麼樣。如今,就不好說了。
茯苓跪在地上,衝著太後磕了個頭:“奴婢說的,千真萬確。這件事,是魏嬪娘娘和棠晚姐姐商量時,奴婢偶然聽到的。魏嬪娘娘也不知道奴婢知道這件事……如若不是魏嬪娘娘要拿奴婢當棄子,這件事,奴婢是寧願帶進墳墓的。”
說著,茯苓看了皇後一眼,心中想著她是否能夠留住一條小命,還得看皇後的意思,便不由又為皇後說了幾句話:“皇後娘娘在得知此事後,心知此事事關重大,在沒有拿到切實證據之前,不可輕易妄言,便命奴婢守口如瓶,一個字也不許對外透露,她自己則暗中派了人手去尋這名太醫。當初奴婢在魏嬪娘娘門外也隻聽到一個大概,對於那件事的細節是不了解的。若是太後娘娘有什麼想問的,隻管問太醫。”
她的一番話,也算是替皇後在太後跟前做了一個簡單的解釋。
畢竟,若是真要細究起來,皇後此番,也算是對太後有所隱瞞的。如若太後因此而對皇後產生不滿之情,對於皇後來說,總不是一件好事。
太後聞言,轉向了太醫:“你既然知道魏嬪算計皇後的整個經過,這件事兒,你便說說吧。若是讓哀家發現你所言不實,哀家便命人拔了你的舌頭!”
太醫本就奉皇後之命,要將一切對太後和盤托出。因此,在麵對太後的威嚇之時,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心虛來,而是整理了一下思路,將魏嬪是如何挑動秀貴人對皇後的不滿情緒,並最終讓秀貴人對皇後動手的,她自己在這件事之中是如何為秀貴人提供各種幫助並將自己摘出來的,都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太後。
太後聞言,麵上的神色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隻是熟悉她的人通過她逐漸變深的眸色,便可得知,她已經動了怒。
前些日子,皇後將茯苓留在身邊兒時,雖沒有將這件事和盤托出,但也給了太後一些暗示,太後在從茯苓和太醫口中得知這麼個“真相”之時,雖然覺得是意料之外的事,卻又覺得其在情理之中。
在聽完這番話後,太後歎了口氣,將手覆在了皇後的手背上:“這些年來……苦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