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著少康來到一棟茅屋前。
這棟茅屋在所有茅屋中最高最大,兩側還分別都連著好幾棟茅屋。
在茅屋的前麵,有一棵柿子樹。
這棵柿子樹,粗壯高大,枝丫虯結,看那模樣,恐怕生長了百年都不止。
樹上的柿子也是多不可數,一眼望去,紅通通一片。
少康看著這顆柿子樹,再看看部落周圍許許多多的柿子樹,很是羨慕。
防風氏部落周圍也有一些果樹,不過都很雜亂,這樣統一栽種柿子樹,卻是沒有。
他想著,新村建好後,一定要跟青說一說,多多種果樹。
雖然果樹一年下來,產量有限,不能作主糧,但也是食物的一種補充。
最重要的是,種果樹省力啊,種好了之後,不需要怎麼打理,便能年年都有收獲。
部落周圍大大小小的山頭,將上麵不長果子的樹全砍了,一個山頭種一種果樹,到了收獲的季節,果子豈不是吃都吃不完?
少康越想越美,嘴角不禁就有口水淌了出來。
他一吸溜,聲音有些大,引得老人側目。
他尷尬的笑了笑,他可不是想著老人的這棵樹上的柿子流口水啊。
進屋,席地而坐。
老人跟身邊的族人嘀咕了幾句,那個族人就提著一個籃子又出去了。
那個族人也沒說過話,看年齡和少康差不多。
看他一直跟在老人身邊,應該是老人的親人,或許就是兒子。
很快,他就提著一籃子的柿子走來進來,放在眾人中間。
這明顯是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
這些柿子是部落的共有財產,沒有經過分配,普通族人想摘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首領嘛,想吃了,摘一點下來,這點特權還是有的。
老人招呼了一聲,便自己拿起了一個柿子,自顧自吃了起來。
少康等人也不客氣,紛紛拿起柿子吃。
十幾個人,每人吃了兩三個,一籃子的柿子就吃完了。
留下一地的柿子皮和柿子核。
柿子皮澀,不然,在這個食物珍貴的時代,柿子皮也會被吃下去。
不過,柿子皮也是被舔舐得幹幹淨淨,沒留下一絲果肉。
少康抹抹粘在臉上的柿子汁,意猶未盡。
坐了一會,老人見去倉庫搬鹽的族人還沒有回來,便說道:
“我帶你們去蠶風氏吧,蠶風氏很近,就在邊上。”
……
蠶風氏果然很近,出了老人的部落,走了不到200米就到了。
蠶風氏部落明顯比老人的部落大了不少。
土台一個挨著一個,連成了一片,看不出明顯的分界,都差不多成了一個土台了。
土台上的茅屋也多出不少,也密集的多。
看那架勢,部落的人口應該不少於300人。
部落周圍,同老人部落一樣,也栽種了很多樹,不過不是柿子樹,而是桑樹。
此時,季節快到冬天了,樹上的葉子也掉了大半,這些桑樹上,也就顯得稀稀拉拉的,光禿禿的枝丫在秋風中胡亂伸展著。
幾隻烏鴉,靜靜立在樹枝頂上,時不時呱地叫上一聲,令人心中,莫名地生出一股不祥來。
老人在頭前帶路,進了部落,也不停留,直接走向部落中最大的茅屋。
少康隨便瞄了一眼。
似乎族人大部分外出了。
部落中,往來活動的族人很少,即便有,也是行色匆匆,滿臉的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