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的議論,葉青站在圖騰塔上自然是聽不到的。
但他知道,族人一定是在議論圖騰的事情。
這是他的一次嚐試。
圖騰,在原先各自部落,地位是崇高的。
他想看看,在族人心中,吃飽穿暖有屋住,和部落的圖騰相比,哪一個更重要。
也是讓族人進行的一次反思。
讓他們將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做一個對比,有點憶苦思甜的意思。
讓他們明白,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代價就是放棄各自部落的獨立性,融入到一個新的大部落中來。
葉青也相信,除了一些老頑固之外,一般族人是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畢竟,這是原始社會。
生存,依然是最大的目的。
信仰,排在後麵。
這是第一步,統一信仰。
結果很好,在他強大的神化光環下,沒有人明著跳出來反對。
第二步,他要統一族人的習俗。
習俗,包括很多方麵。
他決定先從著裝入手。
族人現在的著裝依然十分簡陋,雖然有布了,可是裁剪出來的樣式,各不相同。
背心,筒裙,是大部分族人穿著的款式。
可是,這背心和背心,筒裙和筒裙,區別也是十分的大。
背心吧,有的人就是拿著一塊長條形的布,披在肩上,腰間再繩子一紮,就是背心。
有的人披左肩,有的人披右肩,有的人奢侈一點,披兩塊布,一肩一塊,後背縫合一下,便是比較體麵的衣服了。
筒裙也是長短不一,有的就是圍,就是用一塊長方形的布,繞腰圍一圈,就像現代人圍浴巾一樣。
有的就很奇葩了。
可能是依然沒有忘記以前穿草裙的習慣,竟然是在腰間掛滿布條作為裙子。
當然這樣的族人很少,基本上是山裏搬遷出來的部落族人。
怎麼讓族人改變穿著習慣呢?
老辦法,示範!
自己先做出漂亮美觀的款式,穿在身上,族人看見了,自然會跟著模仿。
正好,有了絲綢,他準備用絲綢做一套華麗的衣服,亮瞎族人的狗眼。
讓族人羨慕,讓族人流口水,讓他們知道,衣服可以這樣穿。
不怕他們不模仿,跟風。
人類是複讀機嘛!
看見好的東西,族人怎麼會不動心的呢?
……
葉青將阿杏和阿紫阿蓮阿衣以及織布作坊的幾個婦女召集在一起,準備裁剪衣服的同時,也教教她們。
帶著所有工具,葉青來到阿杏她們的群體中,一邊裁剪,一邊教她們做衣服。
阿杏幾個人非常好奇,圍在邊上觀摩。
青能做出什麼樣的衣服呢?
她們滿懷期待。
站在準備好的桌麵、布料、一堆工具前,葉青又思量開了。
他前世幹過一段時間的服裝,對服裝還是有些了解的。
做什麼款式的衣服呢?
做現代的款式?
不妥!
現代的衣服款式,裁片太多了,對這個時代,完全靠手工縫製,做一件衣服費的時間太多了。
再一個,一件衣服那麼多裁片,手工縫製的針腳不牢固啊,穿上這樣的衣服,幹活時,稍稍一用力,衣服就崩開了。
這樣的衣服沒法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