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汪芒國的部落,一共是七個,除了被逼迫遷走的蠶風氏部落,大巫的部落,集市長老的部落,還有四個部落。
這四個部落都很小。
每個部落的人口,連150人都不到。
集市長老的部落稍大一點,也大的不多,人口也就200來人。
蠶風氏部落300多人口,在汪芒國,便是第二大的部落。
第一大的部落,自然是大巫的部落。
大巫的部落,人口差不多占了汪芒國人口的一半,幾乎是其他部落,包括蠶風氏部落在內的六個部落人口的總和,有1000多人。
……
達成了利益交換之後,集市長老很積極,離立刻帶著族長三人去遊說其他四個部落的首領。
“為什麼大家部落的族人越來越少,而大巫部落的族人越來越多?”
“為什麼每次洪水淹的都是我們部落的稻田,而大巫部落的稻田,卻很少被淹?”
“為什麼你們一個個那麼瘦弱,而大巫卻可以那麼肥胖?”
“為什麼各部落繳納的貢品,我們分到的那麼少,而大巫卻可以分那麼多?”
“為什麼……”
在其他四個部落的首領麵前,集市長老慷慨激昂。
“今天,大巫逼走了蠶風氏部落,明天,就會逼走我的部落,逼走你的部落,逼走他的部落!”
“今天,大巫可以害死蠶風氏族長,明天,就可以害死我,害死你,害死他!”
“今天,大巫可以燒掉蠶風氏的糧倉,明天,就可以燒毀我的糧倉,你的糧倉,他的糧倉!”
“今天……明天……”
他聲淚俱下地控訴著大巫的惡行。
“想要部落繁衍壯大,而不是消亡!
“想要族人繼續安居,而不是被迫遷徙!”
“想要繼續活下去,而不是看不見明天的太陽……”
他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任由大巫行惡的後果。
“大巫,必須死!”
最後,總結呈辭。
“大巫必須死!”
“大巫必須死!”
“大巫必須死!”
“大巫必須死!”
四個部落的首領,全部被集市長老說動了,紛紛表態,加入反大巫同盟。
自然,集市長老的煽動雖然很有效果,但利益的交換依然少不了。
能當首領的,自然不會幼稚。
蠶風氏巫很天真?
那是因為,原先的首領是蠶風氏族長啊,蠶風氏巫可不是蠶風氏的首領。
所以,在蠶風氏的族長死後,沒有了精明的首領,蠶風氏被迫遷徙了。
交換的利益就是兩季稻的種植技術。
這個利益足夠大,大到可以讓這個時代的部落,不顧一切。
兩季稻的技術,是葉青有意要傳播出去的。
這個時代,人口太少了啊!
還處在人與野獸爭奪生存空間的階段。
隻有讓各個部落食物充足了,才能加快人口的發展,讓人成為土地的主人,才能談其他。
如果抓著兩季稻的技術不放,然後通過控製充足的食物來兼並其他部落,這個過程就太慢了。
兼並容易,融合難啊!
如果一味地兼並不管融合,那就是一盤散沙,隨便一個風吹草動,那就是災難。
這個時代,可不像秦始皇那時候,可以強製兼並。
再怎麼說,戰國時代,有知識的人才還是不少的,可以讓秦始皇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