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這塊牌匾,便算是進了太昊集的範圍。
這是一片鋪滿沙礫的廣場。
廣場中還用河邊撿的石頭砌築了幾道淺淺的排水溝。
這幾道排水溝的作用,一方麵將廣場不明顯地劃分成了幾個區域,方便人多時分區管理,一方麵也防止雨水排泄不順暢堆積過多,從而使的沙石流失。
走過廣場,踏上台階,來到台頂,肩挑背扛的這一家人累得不輕。
當家的男人心裏急切,顧不得歇息,便要尋找地點進行交易,隻是,這裏店鋪的設置,他也不懂,挑著擔愣了好久,也不知道該往哪裏走。
幸好,葉青考慮到這一點,在這裏安排了幾名導購員。
一名防風氏族人來到這一家身邊,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弄清楚了他們的意圖之後,將他們帶到一個很大的店鋪前。
這個店鋪,雖然也是茅屋,但又不同於居住的茅屋。
茅屋用來交易的這一麵,牆整個地沒有了,人員貨物進出極其方便。
在這個店鋪的門頭上,也掛著一個招牌,招牌上刻著一個符號。
這個符號,挑擔的男人認識,那是……銅錢。
在防風氏導購員的幫助下,這個男人很快將帶來的所有物品換成了銅錢。
“麻纖維,0斤!”
“桐籽,80斤!”
“鵝,11斤!”
“……”
看著店鋪裏麵的人,將自己帶來的東西,一一用一個叫做杆秤的東西稱重,挑擔男人新奇極了。
一個棍子,加提耳,加鉤子,再加個秤砣,竟然就可以對所有東西進行稱重,這讓他覺得無限神秘。
他的家人比他還要驚奇,他們不僅是驚奇這種杆秤,而是對所有見到的都驚奇,隻是膽子,不敢問,也不敢摸,隻是眼睛忙得不得了,東看西看,眼珠子咕嚕嚕轉個不停。
“這杆秤,真的什麼都可以稱重嗎?”男人遲疑地問道。
“當然!”
“那能不能稱一下我有多重?”
“可以啊!來,你坐在這個框子裏!”工作人員見現在也不忙,便很熱心的幫助這個有蘆國人認識一下防風氏的先進工具。
他們在培訓的時候,葉青可是了,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交易,還富有傳播防風氏規矩的任務。
什麼規矩呢?
度量衡,語言,數字,銅錢……
等等。
這些東西,對大部分其他部落的族人來,都是陌生的。
正好乘著有空,可以讓這個有蘆國人見識一下什麼是秤。
這個有蘆國男人心地坐在框子中,兩個工作人員用秤勾住筐繩,然後用扁擔抬了起來,又將秤砣在秤杆上撥了撥,平衡了之後,喊道:
“101斤!”
出了籮筐,有蘆國男人問道:
“我多重?”
“101斤啊,不是了嗎?”
“我知道101斤,隻是1斤是多重啊!”
“呃……”
這下,工作人員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了,他也不知道一斤是多重。
“1斤就是1斤啊!”工作人員有些羞惱。
“哦!”有蘆國人不敢繼續詢問了。
所有的貨物過秤之後,最後,在一邊的櫃台上,這個有蘆國男人拿到了交換所得的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