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1 / 2)

行舟於江上。

劉封受劉備囑托,開始時還擔心有刺客從江中跳出來行刺,不時小心翼翼的沿著船舷巡查,等過了半天,沒什麼事情發生,他一顆心才安定下來。

看來諸葛亮往江東的具體行程沒有被曹操一方得知,這一程路上應該不會有什麼波折,真正的危險可能是到了江東之後。

從夏口至柴桑,沿江行舟,長江兩岸大好風光盡收眼底,其中就有宋朝蘇東坡寫下《念奴嬌》名篇的文赤壁。

相比真正赤壁之戰發生地武赤壁蒲圻,文赤壁屬於赤岩地貌,從江上看去,岸上陡壁林立,紅霞漫天,分外妖饒。

諸葛亮和魯肅皆是有名的文人雅士,在這般絕美秀麗的景致下,兩人也是詩賦興趣勃發,即興作詩作賦起來。

劉封在旁聽著,心裏把這些詩賦與東坡居士的名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比一比,頓生出名人也不過如此的感覺來。

“元通,你緊皺眉頭,看樣子也有感而發,不如也來一首助助這酒興。”魯肅舉起觥觴,向劉封邀請道。

什麼?

魯肅讓我一起賦詩,劉封大驚之下連連擺手,就憑他業餘職校的文憑,哪能跟魯肅這等名士PK。

諸葛亮好整以暇的搖著羽扇,微笑點指文赤壁一帶的紅褐峭壁,對劉封說道:“元通,既有所感,何不講來,遮遮掩掩,非大丈夫作為?”

劉封在心裏罵娘,諸葛亮這等神鬼莫測之士,猜度人心真是到骨子裏了,剛才他隻是稍露出不以為然的神情,就被諸葛亮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無奈被逼上梁山的劉封也不多想了,抄吧!

蘇軾他老人家的名篇太出名,劉封再是學渣,也能背誦一二。

不過,整首念奴嬌是宋詞,與三國魏晉的賦文不同,拿出來的話雖能驚豔,但容易讓人懷疑。

劉封準備抄其中的一、二句話應付一下,諸葛亮、魯肅總不可能逮著他一個武將後輩作詩賦。

“咳,咳,回稟兩位先生,方才有感而發,偶得幾句閑語。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諸葛亮、魯肅聽著,久久相顧無言,這五句短句,結合著眼前的江濤與絕壁,給人的感覺不就是劉封描述的景象嗎?

比起他們兩個華麗詞賦堆砌的賦文,劉封這幾句話,切中要害,概括所有,又極是氣勢滂溥,讓人頓生萬千豪情。

而更絕的是最後二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在曹操大軍壓境,戰事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諸葛亮和魯肅作為劉備、孫權兩大集團中的主戰派代表,肩膀上承擔的重任可想而知。

他們表麵上談笑風生,風度翩翩,實際上隻是為了讓人放心,讓人感覺他們是智者,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可局勢的變化詭譎,曹操的名頭太大,連袁紹這等北地諸侯都被其所滅,漢家天子更是成為事實上的傀儡,劉備和孫權真的能擋住曹軍嗎?

這個疑問,在諸葛亮和魯肅的內心深處,也時不時的跳出來問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