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封禪永理,孫權背刺(2 / 2)

從法理正統上看,劉禪肯定是最合適的。

但劉永有吳夫人支持,有巴蜀的士族在背後撐著,實力不容小視,萬一有變,動蕩在所難免。

劉備被皇帝位子影響心緒,又被荊州士人蒙蔽了眼睛,沒有察覺到孫權已經悄悄從合肥一線調回軍隊,南郡和荊南一帶處於吳軍兵鋒之下。

終南山下。

劉封換上錦袍,騎上白鶴,在張敏、貂蟬兩位道友的相送下,回轉南鄭。

臨別之時,劉封給張敏留下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心學名言,簡而言之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

這句話讓張敏深感震憾,就連對劉封沉迷雙修有些意見的貂蟬,也不禁懷疑自己猜測錯誤,劉封還真有學問,並不是見色起意之徒。

張敏、貂蟬如何看法,劉封已無暇關心。

他現在隻感到慶幸,要不是早派了邢道榮和焦仲卿南下,呂蒙的小動作還真發現不了。

孫權、呂蒙開始背刺行動,盛極而衰,關羽要敗亡在即了。

驕傲無比的關二爺,把人際關係搞得一團糟,為了督促軍糧輜重之事,得罪了留守後方的眾多荊州官員,讓他們心生異誌。

雷脩、邢道榮這個釘子發揮了作用,來信報告樂鄉一帶發現吳軍部隊調動,似有威脅武陵的跡象。

雷脩已經緊急調動雷部部曲在夷陵集結,邢道榮已經飛報蠻王沙摩柯,邀其下山來助戰。

與此同時,雷脩也向好友零陵北部都尉習珍示警,希望習珍所部向佷山方向靠攏,以便和雷部合兵一處。

奉劉封所令,打入荊州從事府的焦仲卿送回的情報,則更加的觸目驚心。

楊儀在任的時候,任用了一批的荊州士族官員,這些人與江東方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等到了郝普任江陵太守時,從事潘濬等人更是變本加厲,把軍中的輜重、糧秣販賣給了呂蒙。

潘濬這麼做,有他的倚仗。

除了楊儀之外,尚書台的尚書令蔣琬是他的表哥,左護軍劉敏也是他的表哥,蔣、劉兩人雖然年輕不大,但卻是劉備、諸葛亮都器重的年輕俊彥。

回轉南鄭之後,劉封向糜夫人、孫尚香說了下荊州有變後,立即引親軍登上船隻沿沔水東歸。

孫尚香送到渡口。

她的臉色略有些浮腫,看得出來,昨晚上沒有睡好,孫權無義,讓孫尚香夾在中間,倍感焦慮和不安。

劉封張開臂膀,緊緊的抱了她一下,湊近耳邊安慰道:“夫人放心,孫權是孫權,你是你,在我心裏,不一樣。”

“這一回,我會讓那些破壞聯盟、追殺我們的小人,付出代價,讓他們知道,我劉元通報仇,十年不晚。”

劉封語氣堅定,目光炯炯。

他等這一刻已經很久了,孫權、呂蒙若不背刺,那劉封就隻能幹等了,他總不能帶著軍隊直接和孫權開戰。

現在好了,孫權露出狐狸尾巴了。

劉封再下手攻打呂蒙等人,就名正言順,不用再顧及什麼。

從曆史記載來看,呂蒙這個老朋友,老對手,這一次肯定會渡江而來,劉封要給呂蒙一個深刻的教訓,讓他知道知道,暗算他劉封的下場,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