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徐庶終有用武之地(1 / 2)

當陽城樓上。

徐庶與關羽相對而坐,與神情頹唐的關羽相比,徐庶麵色如常,一襲錦袍幹幹淨淨,仿佛不粘一絲塵土,似乎江陵、公安之變早在他預料之中一般。

“元直,你博學多才,智略出眾,又屢有奇謀,前麵羽有成見,實是錯了,如今形勢危殆,你可有什麼高見,羽定洗耳恭聽。”

關羽遭逢大敗,傲氣盡失,難得的低眉順目,向徐庶請教起來。

徐庶從東三郡回轉,任荊州軍副軍師中郎將,並負責統籌羽軍後勤事務。

可惜,由於關羽本身性格缺陷,徐庶的諫議能被采納的少,關羽這人,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徐庶的妻子小龐氏的家族龐家,和潘濬、楊儀等人皆是荊州士族。

關羽看不上龐家,連帶著對徐庶也不順眼起來,以致於足智多謀的徐庶屢屢勸諫,關羽屢屢不聽。

徐庶臉上神情一肅,拱手道:“君侯,事到如今,庶就算再有謀略,也無能為力,遍數我軍諸將,唯有元通一人,可力挽狂瀾,破此危局。”

徐庶表情凝重,語氣堅定異常,仿佛關羽要請劉封到荊州,徐庶就要棄了官職,隱居硯山再也不管諸事了。

作為副軍師中郎將,他的任務是協助關羽鎮守荊州,這次被吳軍背刺,徐庶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事實上,他又感到冤枉之極。

“元通,他一個後輩,就算有些本領,也無法改變什麼,當務之急,還是要先反攻江陵,奪回荊南之地。”

關羽不以為然的說道。

“君侯,當務之急,不是奪回江陵、公安,而是先保住襄陽、當陽之間的這一塊地方,若是連最後這一塊存身之地都沒有了,那我們就隻能束手就縛了。”

徐庶無奈的搖了搖頭,對關羽把荊州事務弄得一團糟頗有意見,在看人的問題上,也是失誤連連,和大哥劉備真不虧是兄弟。

徐庶指了指城下羽軍,他相信自己部下是什麼個情形,關羽心中清楚,靠還沒有散掉的萬餘將卒,隻怕未等吳軍到來,就已經潰散。

關羽順著徐庶指向的地方看去,一臉紅臉越發的漲紅。

這一次大敗,主要責任就在他身上。

劉封先前多次暗示提醒,關羽在襄陽沒攻下前,還能警覺一二,等到水淹七軍,俘虜了曹操大將於禁之後,就忘乎所以了。

“當陽,可還能守?”關羽慚愧問道。

“君侯且安心,前些日子,元通可是與吾多有書信,你來看,這城池已經重新加固,沮水也已拓寬加深,吳軍要是敢來,那就讓他來得回不得?”

徐庶鎮定的一笑,終於露出新野時為劉備軍師的自信來。

在如何鎮守荊州上,徐庶的想法是先固守、後進攻;這和關羽進攻再進攻,北伐再北伐的策略相悖,兩人之間多有爭執。

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徐庶向劉封敘述苦衷,劉封一時也沒別的點子,荊州這地方是劉備關注的重點,江陵、公安他插不上手,襄陽這邊關羽又執著的很,劉封也沒有施展的空間。

唯有在當陽這個小城,還可以做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