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孫權也想當吳王(2 / 2)

孫權聽之大怒,厲聲斥責諸葛瑾因諸葛亮的關係,裏通劉備,免了其官職。諸葛瑾被免,諫言因素隻是其一,真正的原因孫權沒有說出來,但江東親近孫權的人已經猜出來了。

穀  曹操稱為魏王。

劉備自領了漢中王。

孫權卻還是吳侯,這地位上太不對等了。

江東加上荊州,孫權已據東南半壁江山,侯顯然已經不適合了,孫權心中,已經開始謀算,這一回怎麼著也得弄個王來當當。

比如說,稱個“吳王”不為過。

這一次,孫權答應曹操偷襲荊州,其中之一的條件,就是得到皇帝劉協封其為吳王的詔令,這件事情現在還不能聲張,要等到事件平息之後,才會正式公告天下。

既然要稱王,孫權當然要高調一點,讓天下人皆知才行。

就在江東內部紛擾不寧之時,孟達求援的書信接二連三的送來,讓急於彰顯軍功的孫權氣不到一處來。

劉封是誰?

那是他孫權的妹夫,別人都不來拆他的台,劉封這個睡了他妹子的人,卻偏偏要來尋事,真是不可理喻。

從親屬關係來講,孫權是劉封的妻兄,孫權想的是,我好不容易襲取了荊州,劉備都沒來,你劉封急巴巴的來幹什麼,你娶了吾妹,就是這麼對我們孫家?

孫權心裏越想越氣。

關於劉封和步練師有染的傳聞,又從他心底勾了起來。

劉封到底有沒有,幹沒幹?

孫權心中糾結。

“劉元通,既然你不顧情義,那就休怪我孫仲謀了。”孫權妒火充斥心頭,碧眼圓睜,當著江東眾人的麵,對劉封破口大罵。

這個時候,就算是傻子都看出來了,孫權是在借題發揮,誰要是再勸,誰就真的是沒腦子。

得知荊州戰況危急,孫權又心頭癢癢,想著帶兵出征,這回江東眾官員、臣僚不敢相勸,孫大帝的寵妃可能被人睡了,這誰敢勸,那是要殺頭的。

孫權見無人相勸,心中豪氣頓生。

在他想來,劉封不是張遼。

劉封崛起的時間短,充其量就是運氣較好,讓他豎子成名,這一回,他孫權要踏著劉封,成就名將統帥的威名。

孫權一聲令下,江東諸將校各帶私兵部曲,從建業率吳軍增援部隊向夏口而來,沿途聚集各類戰船約百餘艘,將士近二萬餘人。

吳侯親征,江東諸將心中大驚,但又不敢不從。

朱桓、賀齊、陸遜、潘璋、衛臻等一幹江東將領,或出於保護孫權的目的,或出於想捏一捏劉封這個軟杮子的目的,紛紛隨軍出征。

劉封正圍攻公安,得知孫權來援的消息,立即與魏延商討應對之策。

一番商討之後,魏延率部繼續圍困江陵,堵住呂蒙出路,劉封留鄧艾、雷脩繼續圍困公安,自率丁奉、吳蘭等主力東下與關平、甘寧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