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劉備聯曹,陸遜登場(2 / 2)

吳軍大都督呂蒙在江陵城中聞知公安陷落,心情越發的沮喪,在大吐了幾口血之後,整個人即陷入到昏迷之中。

穀  呂蒙一病,吳軍內部大亂。

有提議繼續堅守江陵的,有提出立即撤退回轉夏口的,還有提出趁劉備立足未穩出城大戰的,意見不一,鬧了個紛紛擾擾。

呂蒙直到第二天才再次醒來,於病榻上召集韓當、蔣欽等將領,力排眾議下達堅守城池的命令,這一場紛爭才暫告一段落。

不過,隨著呂蒙病情日重,江陵城中的吳軍士氣也越發的低落。

——

夏口。

吳侯孫權駐地。

與劉封的一場激戰,讓吳軍上下士氣有些低落,好在顧雍、虞翻、張昭等人甚是得力,又從後方增援了軍隊過來。

呂蒙病重的消息,孫權剛剛得知。

呂蒙之後,誰能繼任吳軍大都督?難題擺在孫權的麵前,麵對劉備咄咄逼人的進攻,麵對江東根基即將動搖的危局,孫權又一次感受到了赤壁之戰前夕的山雨欲來。

這一次,被劉封一個突襲,讓孫權氣不打一處來,他委實沒有想到,劉封這個便宜妹夫,看上去笑嘻嘻的,打起仗來卻比張遼還要厲害。

好在不幸之中,也有萬幸。

孫權在撤退途中,發現了陸遜這個將才,其餘各軍將校都是自顧自狼狽而逃,唯有陸遜,不僅麾下的三千部曲保存完好,而且還殺退了關平羽軍對孫權中軍的衝擊。

孫權此時,終於領悟大哥孫策臨死前告訴他的話:“衝鋒陷陣、爭霸天下,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守護江東,我不如你”。

有了清醒的認識之後,孫權終於又恢複了赤壁之戰時的英明神武。

其實在識人用人方麵,孫權的能力和眼光都相當的厲害,比起他不入流的軍事指揮能力來,是一個天下一個地下。

親眼見識了陸遜的能力之後,孫權終於認定,陸遜就是最合適的人選。隻是陸遜的軍中資曆尚淺,要想讓吳軍中的元老們服氣,還需要一個讓人信服的人來過渡。

孫權最後把主意打到朱然身上。

朱然是孫權的好友,曾經跟隨呂蒙襲擊江陵,並數次與關羽軍交鋒,因功績升遷為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呂蒙病重之後,江陵城要不是有朱然鎮守,這會兒早就失守了。

以朱然為左都督,以陸遜為右都督,位居朱然之下,這樣的話,吳軍中的兩派將領基本能夠接受。

孫氏強支如孫賁、孫皎等人,看在朱然養父朱治的麵上,不會反對;黃蓋、韓當、蔣欽這些武人,和朱然並肩作戰多日,對其能力也頗為認可。

至於最後以陸遜為首的年輕將領,麵對突然的晉升,更不會有意見。

等到一年半載之後,朱然在孫權的授意下會逐漸隱退,而陸遜得到支持,慢慢在軍中威望漸漲,孫權到時就可以任命陸遜為代大都督。

隨著陸遜的成長,江東就又會有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