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池北,漢軍軍營。
南征的中路、東路兩支漢軍會合,全軍將士加上楊鋒等依附蠻夷,兵力總數達到二萬七千人。
這點兵力與孟獲聯軍將近五萬的規模相比,要少了將近一半,但就真實的戰鬥力來論,漢軍更加的訓練有素,要比烏合之眾的諸蠻勝過頗多。
一方是精兵悍將,一方人多勢眾。
一時間倒也分不出個高下。
孟獲及諸蠻洞主在大池列陣,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劉封遠道而來,能依靠的人就隻有王伉、呂凱等少數的漢人家族,這仗怎麼打?
麵對漢軍諸將的憂慮,劉封神情淡定,孟獲貌似強大的聯軍,掩蓋不了內部貌合神離的本質。
孟獲要借兀突骨等人的蠻兵打敗劉封?
兀突骨等人抱著什麼目的?
真的想和劉封來一場生死大戰,怎麼可能?
劉封早已從祝融夫人那裏探知到了兀突骨、朵思大王等人的心思,這些蠻王、國王的真實意圖,是想借著漢夷大戰之機,壯大自己的實力,擴張本部落的地盤。
祝融夫人剛開始被劉封所俘虜時,心中還有不忿。
等她聽到孟獲在諸蠻洞王麵前罵自己蕩婦時,祝融夫人就對孟獲死心了。
跟著劉封,就是傍上了大漢的大腿,不僅能趁著漢軍南進,壯大祝融氏在南中的實力,而且她也被劉封給徹底的征服了。
相比華而不實的孟獲,劉封的衝刺更加的直接,讓祝融夫人一次次心花怒放。
為了加強自己在劉封心中的地位,祝融夫人給劉封出了好幾個計策,其中有引誘藤甲兵離開大池的方法,有對付毒箭的藥草,還有戰象這種動物的弱點等等。
知己知彼。
劉封漸漸的對如何打敗孟獲聯軍也有了定計。
不過,在決定與孟獲蠻兵決戰之前,劉封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統一漢軍決策層的思想,更確切的說,應是取得庲降都督李恢的支持。
李恢是劉備任命的庲降都督,交州刺史,南中地區按職權來劃分的話,應歸屬李恢治理,劉封雖然有諸葛亮丞相府的命令,但李恢在南中的資曆和聲望也是不弱。
漢軍中軍帳內。
劉封與李恢相對而坐。
趁著李恢這一次來,劉封直抒胸意,把早就盤算好了的南中治策合盤托出,以期能獲得李恢的支持。
穀 “德昂,依你之見,南中屢叛的症結是什麼?這一次平叛之後,我大漢當以何策來治南中?”劉封將標注了南中地貌的帛圖展開,向李恢問道。
李恢四十餘歲,中等的個子,身形略有些消瘦,這是連日來操心平叛之事所累,在他這個年紀,正是一個官員經驗最豐富,最出成績的時候。
聽到劉封相問,李恢稍想了下,搖頭說道:“後將軍,述恢直言,這一次將軍以雷霆手段平叛,雖然諸蠻俱服,但要是大漢軍隊離開,南中必然叛亂又起,如此反複,則無寧日矣?”
劉封前一陣大肆殺戮諸蠻的做法,李恢心中並不怎麼認同。
在他看來,劉封年輕氣盛還是太急進了些,南中的治理隻有徐徐圖之,先安撫住蠻夷,再慢慢的將漢人遷居過來,等到生蠻變成熟蠻,熟蠻再變成漢夷、漢人之時,南中不治而治,就能順裏成章成為漢之疆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