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九章 對手司馬懿,馬雲祿(1 / 2)

隴右失了馬超,冀城、祁山等地落入到曹真手中。

接替馬超主持隴右軍事的傅肜在陰平、遝中一線苦苦支撐,靠著陽平關雷銅部、漢中王平部的支援,勉強保住了最後的一塊地方。

隴右的情況,不容樂觀。

東三郡一帶,則更是形勢不妙。

曹仁病死之後,曹魏接替他都督荊、豫諸軍事的人,是未來大名鼎鼎的司馬塚虎。

篡奪曹魏基業的幕後黑手,狡猾奸詐連諸葛亮都不是其對手,晉朝的實際奠基者,這樣一個厲害人物,由不得劉封大意。

在曆史的這個時間段,司馬懿開始掌握曹魏兵權,他用兵的第一次巔峰之作,就是在東三郡組織了一次讓人驚歎的突襲,一舉平定了孟達叛亂。

在司馬懿的指揮下,魏軍八日行軍一千二百裏,進抵上庸後晝夜不息,不計傷亡攻城,孟達部將李輔、鄧賢先後投降,措手不及的孟達兵敗身死。

劉封之所以對這段曆史記得清楚,就是因為孟達的緣故。

有司馬懿參與,劉封對東三郡、南鄉郡包括穀城一線的防禦體係不抱樂觀態度,這一條防線漏洞太多,一旦被魏軍在一個方向突破,就有可能後路被斷,陷入全軍覆沒的危險之中。

據徐庶所言,司馬懿在到達宛城之後,已經開始從南鄉郡一帶試探性對房陵、穀城一線發起進攻,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更讓劉封擔心的是,東三郡沒有一個震懾得住的主將,雖然薑維在穀城鎮守,但此時的薑維,還不是曆史上那個威名赫赫的蜀漢大將軍。

同時,薑維的部將中,也沒什麼可用之將,唯一一個廖化,還是屬於後期成長型的將領,在年輕之時,廖化的能力並不突出。

在抽調了主力往荊州戰場增援關羽、關平之後,薑維手下的兵力隻有六千上下,還都是些二線、三線部隊,不足以和魏軍相峙。

考慮再三,劉封決定以退為進,把穀城的薑維軍、上洛的廖化軍都撤回西城,這樣漢軍各部雲集西城一線,就能重新聚成一個拳頭。

司馬懿要是敢來,劉封也是不懼。

大不了,就打一場消耗戰,看誰耗得過誰。

——

北線的漢軍布防除了急需調整外,各部將領思想上的統一更為重要,劉封在與徐庶、王異簡要一敘後,即決定以督隴右、漢中諸軍事的身份,召開大漢北線軍政聯席會議。

隨著傳令信使分赴各地,沉寂了許久的北方漢軍諸將一個個麵露興奮之情,爭先恐後的向南鄭趕來。

這些將領中,最為激動的是久鎮隴右的傅肜。

在被劉封扔在了陰平、遝中一線足有六年之後,他終於迎來了反攻曹魏、收複失地的時候。

從陰平至南鄭的一路上,傅肜不停的和成公英說著劉封的事跡,這些年來,若不是這位西涼謀士的輔助,傅肜堅持不到現在。

成公英聽著劉封崛起之事,胸中一團火熊熊燃燒,他先前跟隨的主公是韓遂,這人雖然割據西涼,稱霸一方,但格局太小,胸襟也不開闊,潼關戰敗之後更是一蹶不振,最後還被夏侯淵一個奔襲取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