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屋幫忙的這個二奶奶並不是顏良這一支的,而是顏良太祖父親兄弟那一支的,解釋起來也有點麻煩,主要是因為現在一般人都不知道宗族裏的事了,反正就是這麼一回事。
就像是村裏分成兩個地居住,靠近村公所那邊是老宅,顏良祖父母住的地方是顏良這一支的近支,雖然都姓顏,一個祖宗傳下來的,但是血緣上也有近有遠。
二奶奶道:“我說呢,不過你這番茄看起來也挺硬實的啊”。
顏良笑道:“我這也是老品種改良過的”。
顏良也不能說這些種子都是經過狗子折騰過的,口感和風味都超過市麵上的西紅柿不少,主要就是顏良喜歡西紅柿要有西紅柿味。
現在市麵上的西紅柿看起來通紅,但是一口咬下去,汁水是不少,但是大家發現沒有,不像是小時候吃的西紅柿那樣,一口下去嘴裏沙沙的瓤帶著酸,但是等會兒西紅柿的那種甜味就跟著帶出來了。
現在市場上賣的西紅柿咬下去酸味不足,甜味也不夠,弄的有時候炒個西紅柿炒蛋還得弄點米醋進去。
其實也不光是西紅柿,所有不好運輸的菜品種差不多全都經過改良,以保證長時間運輸過程中不會壞,或者有更長的保質期。
有這樣的要求,自然要犧牲一下口味了。
市場肯定要講究成本嘛。
“你這幾株西紅柿怎麼結出這麼多果來?”
老太太越摘越驚訝,原本進來看到就是十來串西紅柿,但是沒有想到把紅的摘下來,還沒有摘一半就是滿滿當當的三大筐子了,差不多有一百來斤。
顏良笑道:“我這些日子不在家,原本早就該賣了,等過兩天就好了,一天差不多兩筐”。
老太太對於這樣種西紅柿還是挺好奇,都是莊稼人,雖然地少大家主要生活來源是養魚蝦,但是並不是說她們就沒有種過西紅柿。
“還是你們讀過書的孩子好,種個西紅柿都比別人強,等我回去的時候一定好好催催我那孫子好好學習,要不然以後種地都沒出息”老太太嘟囔著說道。
顏良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蹲下來從摘下來的西紅柿中挑出了一些特別軟的,這些西紅市是完全熟透了,像這樣的要是運到省城,還沒有等到路上就會被顛壞了,雖說現在的路好了,但是太軟的西紅柿依舊不適合運到百公裏以外去銷售。
剛開始撿西紅柿,外麵又來了一些嫂子嬸子,都是過來幫忙的。
還真是應了太祖的一句話,人多好辦事,沒有一會兒幾筐西紅柿就被撿剩下了兩筐,至於被撿出來的那些,也不可能浪費了,等會兒正好給各位來幫忙的奶奶嬸子們拿回家去。
除了西紅市之外,還有長豆角、茄子什麼的,在眾人的幫忙之下也很快就摘好並且整齊的碼到了準備好的筐子裏。
這些筐子都是塑料的,市場上買來的,一筐筐可以完美的撂的一起,上下都投計好了卡糟,上麵的筐子可以卡在下麵筐子口,就是大家常見的那種大量運輸的成品筐子。
滿滿當滿的十五六筐子,這就是今天顏良要帶走的數目。
除了這十五六筐,還剩下差不多五六筐子淘汰下來的菜,有的是長的歪了一些,有的是長的忒大了不好放進筐子裏,反正這些東西也不浪費,到時候大家一分,至少中午這一頓,就不用買什麼菜了。
筐子運上船,天色已經濛濛亮了,顏良招呼狗子跳上船,至於眾位奶奶嬸子們此刻並沒有離開,她們還要整理一下,或者說是把這些淘汰下來的菜分一下,看看誰家中午想吃什麼就拿點什麼回去。
搖著船到了碼頭。
碼頭上依舊像是往常一樣熱鬧,村裏的漁貨才運出去差不多一半,碼頭上依舊停著大大小小的船。
“喲,大良的大棚今天終於出貨了”。
正在忙活的五叔見到顏良的船過來了,並且船艙裏都擺上了筐子,於是大聲的招呼著。
“五叔早啊!”
接下來是一頓招呼。
在招呼聲中,顏良找了個空檔把自己的船給塞了進去。
船一穩,頓時就有幾個堂兄弟過來,幫著顏良把船上的菜給卸了下去。
自家的貨卸好了,顏良又搭把手不知道給誰家扛了十來筐魚送上了車。
也不是顏良發揚風格什麼的,而是碼頭就這麼大點地,別人不走他的車子也停不過來。
不過也沒有讓顏良等多久,前麵的一趟車走了,就有長輩招呼顏良把自己的小五菱給開了過來。
不到三分鍾,所有的菜筐子都被大家夥整齊的碼進了小五菱。
顏良和叔伯兄弟們客氣了幾句,然後便跳上了小五菱往著省城一路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