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詭事之緣起童年 第二章 奇異的毛竹林(下)
在中國,父為子綱已經根深蒂固,就是老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兒子照做就行,不用問那麼多為什麼。一般家長也懶得耐下心來跟個毛孩子講道理,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農村。一方麵,老子也沒那水平能講出讓兒子信服的道理,其次整天麵朝黃土背朝天,能不能吃飽飯還的看老天爺高興不高興,老子一天勞作回來,累的跟條狗似得,哪有心情跟兒子講道理,不聽話?兩巴掌下去就聽話了,骨頭再硬也硬不過皮帶和鞋底子。
所以,當大人們告訴我們不能去毛竹林玩的時候,基本沒人當回事。更主要的是,村子裏能玩的地方太少,又沒有任何娛樂項目,所以在村子裏的孩子們,除了大點的能出去放牛放羊,剩下的小孩就隻能在村子裏偷雞蛋去小賣部換煙抽,要麼抓鳥掏鬆鼠。如果有個地方好玩刺激又有新鮮感,相信沒人不想去。尤其是張三李四王五趙六我們幾個,在村裏算最調皮的,整天除了偷雞摸狗,就是惹是生非。
話說到了這一年的六月初六,鎮上一年一度的廟會盛事。不光有平時難得一見的雜耍和國家級梅花獎得主戲劇演員登台獻藝,更有一年一度的牲口大會。在牲口大會上,各家要賣的牲口,有牛,驢,羊,騾子,種豬等家畜都聚集到一體,讓有心的人們自己選。山裏人雖然娛樂少,愛熱鬧,但是涉及到種地養豬過日子,才是真正的積極,所以每逢六月六的牲口大會,各村村民要賣牲口的,早早的起床,踹上幹糧,拿上水壺牽上牲口就出發了。到了鎮上牲口大會劃分的區域,找個有樹的地方一安頓,把牲口栓到樹上,人往樹下一坐,等人上來看牲口。來晚一點的,就沒樹了,隻能靠牆,把牽牲口的韁繩用鐵橛往地上一釘,拿出旱煙袋吧嗒吧嗒的抽煙。再來的晚的,連靠牆的位置也沒有了,隻能在會場中間,頂著烈烈紅日。
這些景象,是我長大以後去趕廟會的時候才看見的。由於鎮上太遠,所以大人們趕廟會是不會帶上像我們這麼大點的小屁孩的,頂多丟下一句在家乖,回來給你帶糖葫蘆,之後就迎著早上初升的太陽朝東邊的村口走去。當然也有的大人會叮囑,喂好豬看好雞帶好你二大爺家的妞妞照顧好你三姑家的狗。
大人走後,村子裏就成了我們的天下。
首先一個叫兵兵的稍微大點的孩子回家翻箱倒櫃拾掇出一把洋刀,應該是抗戰的時候遺留下來的,刀鞘早就沒了,刀刃上也鏽跡斑斑。在當時算是很牛叉的裝備了。接著張三從家裏搗鼓出幾枚彈殼,李四拎出了爺爺的鳥銃(早就打不響了),王五拿著一個一頭有點尖尖的大氣球,裏麵還灌滿水,說是他發明的“水雷”,趙六在家的穀倉裏發現了一截電雷管,妞妞拎著她媽的胸罩捂在眼上說這個用來捉迷藏挺好,直到大民出現,我們才眼睛一亮。大民手挽這一把竹子彎成的弓,身後背著箭壺,箭壺裏放著一簇羽毛箭,果然是正經東西!大家都覺得隻有兵兵和大民的家夥才有殺傷力於是推舉兵兵和大民當隊長副隊長。隊長看了看每個人的裝備,之後把妞妞眼上的胸罩一把抓下來甩到妞妞懷裏說,你一個女娃娃跟著我們幹啥,回去找你奶奶吧,我們帶著你不方便。妞妞聽完哇的一聲哭了,掉頭回家去了,一路哭聲抑揚頓挫很有小沈陽的風格。妞妞走後,隊長繼續發言:咱們隊伍人數還可以,但是裝備差了點,遇上頑強的敵人就不好對付了,今天給大家補充裝備去吧。大家一聽要補充裝備,都來了精神。隊長神氣的拍了拍腰上跨的洋刀說,洋刀不好找,不可能人手一把。但是弓麼,隻要找到竹子,就可以每人做一把。說著用眼角瞟了一眼副隊長。大民依舊挽著弓沒說什麼,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哪才有竹子,最後不約而同想到————毛竹林!
趙六緊張兮兮的說,毛竹林不是有鬼麼?隊長撇撇嘴反問,你手裏的電雷管是拿來吃的啊?有毛鬼敢來就炸它個稀巴爛!隊長的話很提氣,大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行人一路向西,到了村西口,才發現通往毛竹林的隘口已經被村子裏的人用石頭封起來,根本過不去。隊長氣的七竅生煙,抽洋刀上前對著石牆猛砍,結果空中濺出幾個火星子,刀上蹦了幾個豁口子。牆還是牆,紋絲不動。正在這時,副隊長大民說話了:用雷管,炸!
不愛說話的人就這樣,要麼不說,一說就一句頂一萬句。說畢吩咐大家,家裏有手電筒的,回家把電池帶來,再找些引線。因為村子後山就有采石場,村子裏有人在采石場幹活,雷管,引線這些東西不難找。一會大家又在石牆前會和了。先找了個縫隙,把雷管塞進去,之後拉著長長的引線,大家都躲在老遠的一孔土窯後。先對接了兩節電池,結果雷管沒反應,接著再來一個人,用手拿著,加了兩節電池,還沒反應,接著再加,當大家都忙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八節電池對接上,隊長拿著引線往電池陽極上一捅,毫無征兆的一聲巨響,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好幾個人都被嚇得一屁股坐地上,王五一緊張,捧在手裏的“水雷”也抓破了,氣球爆炸,相當於半盆的水澆在了身上。當時我還納悶了,好歹我也是城裏人,咋就沒見過這麼大這麼奇形怪狀的氣球呢,多年之後才知道那玩意還有個名字,叫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