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河以北擔任監軍的將領名叫王琛。他平時看不起貧寒出身的石苞,又聽到一首童謠說:“皇宮的大馬將變成驢,被大石頭壓得不能出。”石苞姓石,所以,王琛就懷疑:這“石頭”就是指石苞。
於是,他秘密地向晉武帝報告說:“石苞與吳國暗中勾結,想危害朝廷。”在此之前,風水先生也曾對武帝說:“東南方將有大兵造反。”等到王琛的秘密報告上去以後,武帝便真的懷疑起石苞來了。
正在這時,荊州刺史胡烈送來關於吳國軍隊將大舉進犯的報告。石苞也聽到了吳國軍隊將要進犯的消息,便指揮士兵修築工事,封鎖水路,以防禦敵人的進攻。武帝聽說石苞固城自衛的消息後更加懷疑,就對中軍羊祜說:“吳國的軍隊每次來進攻,都是東西呼應,兩麵夾攻,幾乎沒有例外的。難道石苞真的要背叛我?”羊祜自然不會相信,但武帝的懷疑並沒有因此而消除。湊巧的是,石苞的兒子石喬擔任尚書郎,晉武帝要召見他,可他經過一天時間也沒有去報到,這就更加引起了武帝的懷疑,於是,武帝想秘密地派兵去討伐石苞。
武帝發布文告說:“石苞不能正確估計敵人的勢力,修築工事,封鎖水路,勞累和幹擾了老百姓,應該罷免他的職務。”接著就派遣太尉司馬望帶領大軍前去征討,又調來一支人馬從下邳趕到壽春,形成對石苞的討伐之勢。
王琛的誣告和武帝的懷疑,石苞一點也不知道,到了武帝派兵來討伐他時,他還莫名其妙。但他想:“自己對朝廷和國家一向忠心耿耿、坦蕩無私,怎麼會出現這種事情呢?這裏麵一定有嚴重的誤會。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做事情應該光明磊落、無所畏懼。”於是,他采納了孫鑠的意見,放下身上的武器,步行出城,來到都亭住下來,等候處理。
武帝知道了石苞的行動以後,頓時驚醒過來,他想:討伐石苞到底有什麼真憑實據呢?如果石苞真要反叛朝廷,他修築好了守城工事,怎麼不進行任何反抗就親自出城接受處罰呢?再說,如果他真的勾結了敵人,怎麼沒有敵人前來幫助他呢?想到這些,晉武帝的懷疑一下子被打消了。後來,石苞回到朝廷,還受到了晉武帝的優待。
人的一生怎麼可能不遇上一點曲折,不被別人誤解?天下之大,哪能什麼利益、好處都被你占了去?人總有遇到不順的時候,有些事並非你不做就不會找上你的,知道了這個道理,就要把心放平和。倘若不被理解就覺得委屈,得不到好處就報怨命運的不公平,不思自己是否努力,隻是怨天尤人,是什麼事情也做不好的。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要豁達大度,要冷靜,不要執著於一事一時的順利,應該看到社會的發展,什麼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人在遇到不順、遭遇不公時,更要從容鎮定,慎重地走好每一步。
在淮河以北擔任監軍的將領名叫王琛。他平時看不起貧寒出身的石苞,又聽到一首童謠說:“皇宮的大馬將變成驢,被大石頭壓得不能出。”石苞姓石,所以,王琛就懷疑:這“石頭”就是指石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