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和之國(2 / 2)

這日,碓尊行至出雲國,見周圍林木蔥蔥,山勢險峻,不由讚道:“此處真乃仙藥去處。”話音剛落,隻聽一聲喝道:“來者可是碓尊?”碓尊定睛看去,旦見來者身長力壯,麵惡眼凶,頭裏紅巾,身穿衲襖,腰懸利劍,手執長槍。碓尊道:“正是某家,你是何人?”那人道:“吾乃出雲國國主出雲健是也。我聞你單刀赴會,斬殺川上梟帥,可見功夫不弱,今日特來與你比試一番。如能勝我手中長刀,放你過去,如不能勝,留下首級與我”碓尊見此人好生凶狠,不由心生惡意,卻笑道:“我見你也是一條好漢,有意與你結交。不如你我交換戰刀,再做廝殺。”出雲健不知是計,當即應道:“如此也好,灑家便要用你的佩刀斬下你的首級。”二人當即換了戰刀,出雲健大喝一聲,拔出刀來,頓時目瞪口呆。書中暗表,這碓尊隨身攜帶一柄木刀,方才便用此與出雲健交換,見出雲健正自驚惶,碓尊手起刀落,將出雲健砍翻在地。笑道:“你這皮膚有勇無謀,怎配與我結交。”說罷揚長而去。回了大和國,將行蹤一一報知父王。景行天皇見強敵盡除,自然歡喜,當下擺酒慶賀。此後,碓尊便有“武尊”一稱。之後碓尊領軍東征西討,為大和國立下汗馬功勞,終因積勞成疾,死於軍中。

武尊雖亡,大和國征戰腳步未停,4世紀末,大和國東征毛入五十五國,西服眾夷六十六國,渡乎海北九十五國。終於控製了西至九州東到關東的廣大地區,基本統一日本。那最高統治者便是天皇,時至今日,天皇家族從無更斷,固有萬世一係之說,那日本民族亦稱作大和民族。

天下既定,天皇論功行賞,頒行氏姓製度。氏乃由有力族長的直係、旁係血緣家族和非血緣家族組成的社會集團,或冠以居住地名者,如葛城氏、石川氏;或職業名,如忌部氏、服部氏;或冠以祖先名者,如久米氏。氏的首領為氏上,內主祭祀家事,外主朝中大事。

這姓原是對氏上的尊稱,這賜姓的標難是根據血統和職務。姓的種類有臣、連、君、別、公、宜、造、首、史、村主、稻置等。天皇後裔以臣、君為姓;天神地祀後裔以連為姓;國中最有權勢者稱大臣、大連,輔佐天皇,處理朝政,多姓臣、公、連、直;中小貴族,多以首、造、連為姓;中國、朝鮮移民後裔以使主、史、村主為姓。隨著大和國勢發展,天皇以此作為統治手段,掌握賜予或剝奪姓的權力,從此,姓成為氏上身份尊卑的象征。

支撐氏姓製統治的基礎,是部民製。“部”最初是與大和國神的祭祀相關聯的,後來在統一戰爭中又擴大到與軍事有關的各生產領域。大和國統一日本後,又進一步擴大推廣到全國和所有的生產領域。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的稱“品部民”,從事農耕的稱“田部民”。屬於朝廷的勞動者,稱品部、名代、子代;屬於貴族的勞動者,稱部曲。部民負擔沉重的勞役貢賦,生活十分艱辛。

那國中勳貴見四海升平,天下無事,遂大興土木,更以營造陵園為樂。那貴族相互攀比,建造眾多巨大陵墓,重斂厚葬,那“仁德天皇陵”為全世界最大古墳,是以這大和一朝又被稱作古墳時代。

313年,仁德天皇登基,這仁德素來好戰嗜殺,此時見國庫充盈,民生富足,不由心生壯誌,意欲成就一番大業,建立蓋世武功。隻是國內無事,無處用兵,心中好不懊惱,時有大臣上前奏事,由此惹出一番兵災。若知詳情,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