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井伊,事發驟然。在 15 分鍾的拚殺中,彥根藩武士死傷大半。18個誌士,當場戰死 1人,4 人受重傷,8 人自首,5 人逃亡。有村持並伊首級直奔日比穀門,因傷勢過重,倒在路上,後為彥根藩武士所殺。彥根藩武士找到井伊首級,重新將其與屍體結合安葬不提。
櫻田門外事件震動全國,尊攘派空前活躍。幕府權威掃地。此時日本國內政局如同被攪動的馬蜂窩,各派政治勢力紛紛揚揚地提出各種主張。西南諸藩也介入中央政局。朝廷與幕府既爭權奪利,又聯手對付擾亂政治秩序的激進派。以下級武士為中心的尊王攘夷派或刺殺外國人,或襲擊外國公使館,或策動公卿讓天皇下詔全國大攘夷,其內部也展開爭奪,不斷分化。以大名、高級公卿為中心的公武合體派(此派倡導朝幕聯合。“公”指朝廷,“武”指幕府),同樣是你方唱罷我登台。
1862年底,為了推行“公武合體”, 幕府將軍德川家茂準備上京與孝明天皇會麵。官員清河八郎奏道:“如今天下不寧,那尊王攘夷派的浪人屢屢暗殺夷人與親夷的政府要員,將其稱作‘天誅’。將軍此去,恐有凶險,需好生提防。”德川皺眉道:“如此說來,該當如何是好?”清河道:“臣以為,可招募忠於幕府的浪士,到京都擔任警戒,維持治安。”德川頷首道:“此計甚好,卿可著手去辦。”清河領令,當即昭告四方,數月間,便有兩百餘浪人彙集京都。清河八郎實與勤王勢力暗中私通,企圖將浪士收為己有,效忠天皇,不料計劃敗露,清河被人暗殺,餘下浪士大多解散。
卻說這幹浪客,有一人喚作近藤勇,乃天然理心流劍術大師,本是武藏國多摩郡人士,此時響應幕府號召,攜好友弟子一道趕赴京都,本欲做下一番事業,不想事與願違,不由暗自生愁,好友土方歲三見狀笑道:“哥哥何以如此憂愁,清水八郎不在,我等自行為幕府效力便是。”近藤喜道:“還是兄弟有見識。”二人當即向京都守護鬆平容保遞書請願,得了應允,便將剩餘浪士納入京都守護名下,起名“壬生浪士組”,守護京都治安。之後又因立下功勞,朝廷賜名“新選組”,近藤勇自領局長,土方歲三佐之,麾下分作十組,每一隊由一組長統率,哪十人,一番隊組長衝田總司,二番隊組長永倉新八,三番隊組長齋藤一,四番隊組長鬆原忠司,五番隊組長武田觀柳齋,六番隊組長井上源三郎,七番隊組長穀三十郎,八番隊組長藤堂平助,九番隊組長鈴木三樹三郎,十番隊組長原田左之助。那十名組長,各個身懷絕技,劍法超群,天下好手,少出其右。
1864年6月4日,土方報於近藤:“昨日擒得一名匪人,嚴刑之下招認今日長州藩倒幕浪人將火燒中川宮邸,欲將天皇綁至長州。”近藤聞言大怒:“彼等膽大包天,竟敢冒犯天皇。你可知長州匪人聚集何處?”土方道:“現已拷問清楚,皆聚集於三條橋畔的池田屋中,聽說那長州名士亦在其間。”近藤道:“速速點起人馬,務必將其一網打盡。”土方道:“倉促之間人手難以湊齊,隻恐不敵。”近藤道:“兵貴神速,我等連夜突襲,打他個措手不及。”土方一麵派人通知京都守護,一麵召集門下好手。徑往池田屋殺去。行至屋外,早有探子來報:“那長州浪士約有三十人,皆在二樓。”近藤環視左右,令道:“衝田總司,你率本隊衝上二樓,先將製服,其餘人等,便好處置;永倉新八,你領本隊守住正門,勿要將其退路截住;長州藩士遇襲,必從後門逃竄,齋藤一、原田左之助,你二人率本隊守在屋後河灘,勿要放走一個。”眾人得令,各自準備。入夜時分,池田屋中燈火已滅,近藤一聲令下,那衝田總司一馬當先,衝殺進去。這長州浪士也不乏好手,當即起身應戰。隻是這衝田有“天才少年”之稱,年紀雖輕,卻罕逢敵手,又有近藤勇在後策應,當即便砍翻幾名浪人,其餘人等見勢不妙,急忙向外逃竄,正門早被永倉守住,如何出得去,隻得奔往屋後。剛到河畔,忽聽殺聲四起,伏兵一湧而出。這長州浪士也是視死如歸,也不畏懼,殊死搏殺。畢竟那新選組人數稍遜,不多時便處在下風。近藤正自焦急,忽聽一片喧雜,卻是大隊官兵殺來,將長州藩士團團圍住,盡數擒獲。點檢俘虜,惟獨少了。原來小五郎因事耽擱,中途聽聞新選組來襲,早已遁去。
池田屋一戰,新選組名聲大噪,“壬生劊子手”、“壬生狼”大名迅速自京都、大阪傳遍整個日本。那長州藩受此挫折,自然心有不甘,欲知其如何報複,且聽下回分解。
刺殺井伊,事發驟然。在 15 分鍾的拚殺中,彥根藩武士死傷大半。18個誌士,當場戰死 1人,4 人受重傷,8 人自首,5 人逃亡。有村持並伊首級直奔日比穀門,因傷勢過重,倒在路上,後為彥根藩武士所殺。彥根藩武士找到井伊首級,重新將其與屍體結合安葬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