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花糕(1 / 3)

父母膝下原有一女三男,姐姐和二哥已相繼去世;大哥、大嫂都長我二十歲,他們成婚時,我才一生日多。嫂嫂姓孟,是本屯的姑娘。哥哥常年在外,她就經常把我抱到她的屋裏去睡。她特別喜歡我,再忙再累,也忘不了逗我玩,還給我縫製了許多衣裳。其時,母親已經年過四十了,樂得清靜,便聽憑我整天泡在嫂嫂的屋裏胡鬧。後來,嫂嫂自己生了個小女孩,也還是照樣地疼我愛我親我抱我。有時我跑過去,正趕上她給小女兒哺乳,便把我也拉到她的胸前,我們就一左一右地吸吮起來。

嫂嫂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蒸的碗花糕。她有個舅爺,在京城某王府的膳房裏,做過兩年手藝,別的沒學會,但做的一種蒸糕,卻是出色當行。一次,嫂嫂說她要“露一手”,不過,得準備一個大號的瓷碗。鄉下僻塞,買不著,最後,還是她回家把舅爺傳下來的淺花瓷碗捧了過來。

麵團兒是嫂嫂事先和好的,經過發酵,再加上一些黃豆麵,攪拌兩個雞蛋和一點點白糖,上鍋蒸好。吃起來又甜又香,外暄裏嫩。家中每人分嚐一塊,其餘的全都由我吃了。

蒸糕做法看上去很簡單,可是,母親說,劑量配比、水分、火候都有講究。嫂嫂也不搭言,隻在一旁甜甜地淺笑著。除了做蒸糕,平素這個淺花瓷碗,總是嫂嫂專用。她喜歡盛上多半碗飯,把菜夾到上麵,然後,往地當央一站,一邊端著碗吃飯,一邊和家人談笑著。

關於嫂嫂的相貌、模樣,我至今也說不清楚。在孩子的心目中,似乎沒有俊醜的區分,隻有“笑麵”或者“愁麵”的感覺。小時候,我的祖母還在世,她給我的印象,是終朝每日,愁眉不展,似乎從來也沒見到過笑容;而我的嫂嫂卻生成了一張笑臉,兩道眉毛彎彎的,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總是帶著甜絲絲的盈盈笑意。

不管我遇到怎樣不快活的事,比如,心愛的小雞雛被大狸貓捕吃了,趕廟會母親拿不出錢來為我買彩塑的小泥人,隻要看到嫂嫂那一雙笑眼,便一天雲彩全散了,即使正在哭鬧著,隻要嫂嫂把我抱起來,立刻就會破涕為笑。這時,嫂嫂便愛撫地輕輕地捏著我的鼻子,念叨著:“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小雞雞,沒人要,娶不上媳婦,瞎胡鬧。”

待我長到四五歲時,嫂嫂就常常引逗我做些惹人發笑的事。記得一個大年三十晚上,嫂嫂叫我到西院去,向堂嫂借枕頭。堂嫂問:“誰讓你來借的?”我說:“我嫂。”結果,在一片哄然笑鬧中,被二嫂“罵”了出來。二嫂隔著小山牆,對我嫂嫂笑罵道:“你這個閑×,等我給你撕爛了。”我嫂嫂又回罵了一句什麼,於是,兩個院落裏,便伴隨著一陣陣爆竹的震響,騰起了“嘰嘰嘎嘎”的笑聲。原來,舊俗:年三十晚上到誰家去借枕頭,等於要和人家的媳婦睡覺。這都是嫂嫂出於喜愛,讓我出洋相,有意地捉弄我,拿我開心。

父母膝下原有一女三男,姐姐和二哥已相繼去世;大哥、大嫂都長我二十歲,他們成婚時,我才一生日多。嫂嫂姓孟,是本屯的姑娘。哥哥常年在外,她就經常把我抱到她的屋裏去睡。她特別喜歡我,再忙再累,也忘不了逗我玩,還給我縫製了許多衣裳。其時,母親已經年過四十了,樂得清靜,便聽憑我整天泡在嫂嫂的屋裏胡鬧。後來,嫂嫂自己生了個小女孩,也還是照樣地疼我愛我親我抱我。有時我跑過去,正趕上她給小女兒哺乳,便把我也拉到她的胸前,我們就一左一右地吸吮起來。

嫂嫂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蒸的碗花糕。她有個舅爺,在京城某王府的膳房裏,做過兩年手藝,別的沒學會,但做的一種蒸糕,卻是出色當行。一次,嫂嫂說她要“露一手”,不過,得準備一個大號的瓷碗。鄉下僻塞,買不著,最後,還是她回家把舅爺傳下來的淺花瓷碗捧了過來。

麵團兒是嫂嫂事先和好的,經過發酵,再加上一些黃豆麵,攪拌兩個雞蛋和一點點白糖,上鍋蒸好。吃起來又甜又香,外暄裏嫩。家中每人分嚐一塊,其餘的全都由我吃了。

蒸糕做法看上去很簡單,可是,母親說,劑量配比、水分、火候都有講究。嫂嫂也不搭言,隻在一旁甜甜地淺笑著。除了做蒸糕,平素這個淺花瓷碗,總是嫂嫂專用。她喜歡盛上多半碗飯,把菜夾到上麵,然後,往地當央一站,一邊端著碗吃飯,一邊和家人談笑著。

關於嫂嫂的相貌、模樣,我至今也說不清楚。在孩子的心目中,似乎沒有俊醜的區分,隻有“笑麵”或者“愁麵”的感覺。小時候,我的祖母還在世,她給我的印象,是終朝每日,愁眉不展,似乎從來也沒見到過笑容;而我的嫂嫂卻生成了一張笑臉,兩道眉毛彎彎的,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總是帶著甜絲絲的盈盈笑意。

不管我遇到怎樣不快活的事,比如,心愛的小雞雛被大狸貓捕吃了,趕廟會母親拿不出錢來為我買彩塑的小泥人,隻要看到嫂嫂那一雙笑眼,便一天雲彩全散了,即使正在哭鬧著,隻要嫂嫂把我抱起來,立刻就會破涕為笑。這時,嫂嫂便愛撫地輕輕地捏著我的鼻子,念叨著:“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小雞雞,沒人要,娶不上媳婦,瞎胡鬧。”

待我長到四五歲時,嫂嫂就常常引逗我做些惹人發笑的事。記得一個大年三十晚上,嫂嫂叫我到西院去,向堂嫂借枕頭。堂嫂問:“誰讓你來借的?”我說:“我嫂。”結果,在一片哄然笑鬧中,被二嫂“罵”了出來。二嫂隔著小山牆,對我嫂嫂笑罵道:“你這個閑×,等我給你撕爛了。”我嫂嫂又回罵了一句什麼,於是,兩個院落裏,便伴隨著一陣陣爆竹的震響,騰起了“嘰嘰嘎嘎”的笑聲。原來,舊俗:年三十晚上到誰家去借枕頭,等於要和人家的媳婦睡覺。這都是嫂嫂出於喜愛,讓我出洋相,有意地捉弄我,拿我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