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的妻子不僅嬌好美豔,體性溫柔,而且高才夙慧,解語知心。婚後,兩人相濡以沫,整天陶醉得像是淹漬在甘甜的蜜罐裏。隨著相知日深,愛戀得也就越發熾烈。小小的愛巢為納蘭提供了擺脫人生泥淖、戰勝孤寂情懷的憑借與依托。任憑他外間世界風狂雨驟,朝廷裏濁浪翻騰,於今總算有了一處避風的港灣,盡可以從容嘯傲,脫屣世情,享受到平生少有的寧帖。
在任何情況下,意中人樂此不疲地相互欣賞,相互感知,都是一種美的享受。朝朝暮暮,癡憐痛愛著的一雙可人,總是渴望日夜廝守,即便是暫別輕離,也定然是依依相戀,難舍難分。有愛便有牽掛,這種深深的依戀,最後必然化作溫柔的嗬護與憐惜,產生無止無休的惦念。納蘭這樣模寫將別的前夜:
畫屏無睡,雨點驚風碎。貪話零星蘭焰墜,閑了半床紅被。生來柳絮飄零,便教咒也無靈。待問歸期還未,已看雙睫盈盈。
夫妻雙雙不寐,絮語綿綿,空使燈花墜落,錦被閑置。他們也知道,這種離別皆因王事當頭,身不由己,禱告無靈,賭咒也不行,生來就是柳絮般飄泊的命了。既然分別已無可改變,那就隻好預問歸期了,可是,她還沒等開口,早已就秋波盈盈,清淚欲滴了。一副小兒女婉媚嬌癡之態,躍然紙上。
二
在舊時代,即使是所謂的“康熙盛世”,青年男女也沒有戀愛自由,隻能像玩偶似的聽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隨意擺布;至於皇親貴胄的聯姻往往還要摻雜上政治因素,情況就更為複雜了。身處這樣的苦境,納蘭公子居然能夠獲得一位如意佳人,實現美滿的婚姻,不能不說是一樁幸事。不過,“造化欺人”,到頭來他還是被命運老人捉弄了——稱心如意的偏叫你勝景不長,彩雲易散。一對傾心相與的愛侶,不到三年時光,就生生地長別了,這對納蘭公子無疑是一場致命的打擊。
脈脈情濃,心心相印,已經使他沉醉在半是現實半是幻境的浪漫主義愛河之中,想望的是百年好合,白頭偕老。而今,一朝魂斷,永世緣絕——這個無情的現實,作為未亡人,他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因而,不時地產生幻覺,似乎愛妻並沒有長眠泉下,隻是暫時分手,遠滯他鄉,“影弱難持,緣深暫隔,隻當離愁滯海涯”;他想象著會有那麼一天:“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當這一飽含著苦澀味的空想成為泡幻之後,他又從現實的想望轉入夢境的期待,像從前的唐明皇那樣,渴望著能夠和意中人夢裏重逢。雖然還不是“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但卻總嫌夢境過於短暫,驚鴻一瞥,瞬息即逝,終不愜意。
一次,他夢見妻子淡裝素服,與他執手哽咽,臨行時吟出兩句詩:“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醒轉來,他悲痛不已,題寫了一首《沁園春》詞:
納蘭的妻子不僅嬌好美豔,體性溫柔,而且高才夙慧,解語知心。婚後,兩人相濡以沫,整天陶醉得像是淹漬在甘甜的蜜罐裏。隨著相知日深,愛戀得也就越發熾烈。小小的愛巢為納蘭提供了擺脫人生泥淖、戰勝孤寂情懷的憑借與依托。任憑他外間世界風狂雨驟,朝廷裏濁浪翻騰,於今總算有了一處避風的港灣,盡可以從容嘯傲,脫屣世情,享受到平生少有的寧帖。
在任何情況下,意中人樂此不疲地相互欣賞,相互感知,都是一種美的享受。朝朝暮暮,癡憐痛愛著的一雙可人,總是渴望日夜廝守,即便是暫別輕離,也定然是依依相戀,難舍難分。有愛便有牽掛,這種深深的依戀,最後必然化作溫柔的嗬護與憐惜,產生無止無休的惦念。納蘭這樣模寫將別的前夜:
畫屏無睡,雨點驚風碎。貪話零星蘭焰墜,閑了半床紅被。生來柳絮飄零,便教咒也無靈。待問歸期還未,已看雙睫盈盈。
夫妻雙雙不寐,絮語綿綿,空使燈花墜落,錦被閑置。他們也知道,這種離別皆因王事當頭,身不由己,禱告無靈,賭咒也不行,生來就是柳絮般飄泊的命了。既然分別已無可改變,那就隻好預問歸期了,可是,她還沒等開口,早已就秋波盈盈,清淚欲滴了。一副小兒女婉媚嬌癡之態,躍然紙上。
二
在舊時代,即使是所謂的“康熙盛世”,青年男女也沒有戀愛自由,隻能像玩偶似的聽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隨意擺布;至於皇親貴胄的聯姻往往還要摻雜上政治因素,情況就更為複雜了。身處這樣的苦境,納蘭公子居然能夠獲得一位如意佳人,實現美滿的婚姻,不能不說是一樁幸事。不過,“造化欺人”,到頭來他還是被命運老人捉弄了——稱心如意的偏叫你勝景不長,彩雲易散。一對傾心相與的愛侶,不到三年時光,就生生地長別了,這對納蘭公子無疑是一場致命的打擊。
脈脈情濃,心心相印,已經使他沉醉在半是現實半是幻境的浪漫主義愛河之中,想望的是百年好合,白頭偕老。而今,一朝魂斷,永世緣絕——這個無情的現實,作為未亡人,他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因而,不時地產生幻覺,似乎愛妻並沒有長眠泉下,隻是暫時分手,遠滯他鄉,“影弱難持,緣深暫隔,隻當離愁滯海涯”;他想象著會有那麼一天:“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當這一飽含著苦澀味的空想成為泡幻之後,他又從現實的想望轉入夢境的期待,像從前的唐明皇那樣,渴望著能夠和意中人夢裏重逢。雖然還不是“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但卻總嫌夢境過於短暫,驚鴻一瞥,瞬息即逝,終不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