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探戈 26 別(1 / 2)

第二篇探戈 26 別

現代情感中,離別也在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味道。

一生中誰都會遇到無數次的離別,和朋友、和親人,和戀人,有短暫的相別,也有從此難相見的離別。可無論如何,仍然覺得古時的離別的別愁更傷、更濃、更悠長,或許是詩詞表達的精湛,隻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感覺被少許字就表達得淋漓盡致。或許是古時交通、通訊不便,倍感一別再有音訊、再相見的可能性極低,而讓離別的感覺加深,加重。

古時男子去從軍、去應考、去經商,動輒幾年甚至可能是幾十年,走的人和送的人都不知歸期是何年何月,是否能再見麵。怎不肝腸寸斷?怎不十裏百裏的相送?不舍,就是不舍。不知你在外可好?不知可知冷知熱?不知可否也會牽腸掛肚?等你歸來,也不知是否已經滄海桑田?那種離別是意味著無數個日夜的思念和等待,是望眼欲穿的焦灼和痛楚,怎敢輕言離別?所以每次看到描寫的離別的詞句,都會讓人有很濃烈之感,容易被那種傷情打動。

那些打動人的詞句,如今卻難有那份意境了。現代科技發展迅速,思念和牽掛也因科技簡便了起來。想誰了就打電話,發短信,發郵件,隻要人還在地球上,總有一種方式,可以將想說的話告訴對方。相見也不是難事,隻要有心,哪有見不到的人?除非想見的欲望不夠強烈,要麼是不願不敢不能相見。沒時間,工作太忙,事太多,不過隻是借口,真那麼想,哪有抽不出的空?

知道相見容易反而容易漠視相見的機會,因為我們知道,隨時隨地,隻要願意,都可以相見,並不會因離開幾天就影響生計。也是因為這樣,思念和牽掛的感覺才平淡了起來?同時讓離別的滋味也衝淡了吧?我們不再害怕離別,也不再傷痛離別,隻因我們心底都知相見有期。

雖然對離別的感覺淡化了,對送別的場麵卻一直不喜歡。不管自己是走的人還是送別人走,每次車開之前的時間,竟會讓人很不自在。雙方在車將開未開時,永遠不知道說點什麼好,不說話氣氛又不對。去表達一種分別的傷痛顯得有些滑稽,畢竟很快就會見麵,或很快就會聯係的。少了那種怕千山萬水相阻隔不知歸期、不聞音訊而帶來的惶恐,送別場麵就尷尬了起來。可以選擇,都不要人送也盡量不去送人,除非行李太重不方便。

不過,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會有一份離別的記憶難忘,那應該是那一別之後的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那份分別才特別了起來。初戀時,我決定回家鄉工作,他去送我,知道這一別,將來就成未知數,難分難舍之感尤其強烈。但那時的感情含蓄,加之在公眾場所也不敢有什麼表示,互相也不知說點什麼好。等車快開了才上車,坐在了汽車的最後一排,本來上車前就讓他先走不用等車開的,他也答應了。在車上時不敢去看他走了沒有,害怕目光接觸人會崩潰。等車開出車站,聽到車上有動靜,有不少人在回頭看,自己也忍不住回頭去看。才發現他騎著自行車,一直追在汽車後麵,眼淚不爭氣地就流了下來。就這樣爬在窗口,看著他拚命追趕著汽車,身影卻越來越小,在一個轉彎後終於消失。

那一次的送別真成了記憶中的永遠。之後生活變遷,再有無數次的送別,就不再有特別的感覺,甚至不喜歡那種無話找話的送別場麵。時代進步讓許多東西簡化、方便、明了、容易,情感也隨著離合的容易快捷而遲鈍了起來。思念淡化、牽掛淡化、離愁淡化,讓見麵的激動心情也淡化。還有什麼正在淡化?

別,這一個字本身就很有意思,從刀旁,是用刀割斷了時空的相連,欲相見,得用思念和牽掛跨過這份斷裂。再難見、不想見,這把刀真就這一揮,從此是天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