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舞者 31.夫綱
有位朋友在說天天在家做飯是夫綱不振,因為他老婆上班時候較長,且做的飯又不好吃。就算他實在不想做的時候,也無法偷懶,因為他不吃,孩子也要吃。所以他這個飯就得做下去,其實也知道他這麼說也隻是說說而已,誰長年累月的天天做飯,間中是會煩的,偶而發發牢騷也正常。知他是牢騷,就問何為夫綱?他說大老爺們天天做飯就是夫綱不振。誰說的的?誰規定的?他又說不上來。老婆時間上不允許,又不是她翹著腳坐在沙發上等吃,或者是自己不做還在邊上指手劃腳的。那才叫夫綱不振。
平常是常聽到有男人說夫綱夫綱的,對這個詞向來不感冒,它和許多舊時封建用語一樣。一種強行的存在,其他還有君臣、效忠之類,不問對錯,隻強調該如此,至於為什麼一定要如此,又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過去,女子基本上不出社會,男權相當嚴重,不順從男人,連生存都成問題。現在盡管提倡男女平等,事實上也平等不了,但不管怎麼說,女人進入社會。一樣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角色,不僅僅相夫教子,協調家庭關係,更多的還和男人一起共同分擔家庭的開支。這種話題說起來,似女權主義一樣,其實談不上女權。現實誰都改變不了的,社會還是男人占主導,是不是這樣,所以才有許多男人動不動就說要振夫綱?夫綱就是不管有理無理,自己是大老爺們,在家裏的權威就不能受到任何置疑和挑戰。
想想還是挺佩服現在的女人的,不管有多少男人在說做男人累,承擔的責任壓力有多大多大。我是女人,當然隻會為女人說話。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和男同學一起競爭,獨木橋上沒性別。踏入社會之前,不會有性別之觀點,學分、成績,大家一起拚了。等進入社會了,反而性別歧視了,在就業之上,性別意識之重。或許有人會說,男女結構不同,有些工作不適合女人。可我們的教育製度可沒有針對性別有傾向性的教育,這都不說,還不停地教育,知識就業麵前人人平等。女人麵對就業,真如被打了一悶棍,傻眼了。有些企業不要女性的借口很離譜,說女人戀愛結婚生孩子會影響工作,這不是明顯的歧視嗎?
好不容易就業了,我總覺得,女性比男性都小心奕奕和謹慎的。得之不易,更怕失去,也許並不想幹大事業,成就什麼。隻是為了一份穩定的收入,很快就學會小媳婦樣,學會察顏觀色。工作責任、人際關係,工作壓力,和男人一樣承擔,因為沒有男人的野心大,是顯得沒男人累。事實上,和當初就業一樣,在淘汰上麵,女人又比男人機會更大。至於進入到家庭生活後的女人,要工作家庭兩全,女人付出的精力並不少。有時會想到,女人在擇偶時偏重有經濟的男人,也不是沒有道理,女人剛懂事就深深的體會到危機重重。
你看,女人容易嗎?雖然有一些長得很漂亮的女人,持靚行凶,到處得理不饒人。可大量的女人還是普通女人,非常普通地和男人一起承擔起這個家所需要的一切。這樣,男人還夫綱長夫綱短的。不過,女人盡管是普通的多,還是明白人多,男人嘛,就喜歡爭口氣,爭個麵子。你需要夫綱?想一副這家你就是家長?沒問題。所有大事讓你做主,不過不也得有大事發生啊,平常,你就端著個架子吧,該做什麼還是得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