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舞者 45.隻是那最易滿足的
記得第一次吃自助餐時是出盡了洋相,公司年終組織員工到一家比較像樣的餐廳吃自助餐。到了開餐時間,所有同事都挑選了最大的盤子,將陳列的食品最大限量地往盤子裏堆,堆滿一盤再拿一個盤再裝。人人一付怕晚了食物沒了,或好東西被他人搶完的樣子,也同時沒有人考慮自己是不是吃得了,反正都是不能吃虧的感覺。餐廳中陳列的食物一會功夫就全部被我們分到了各自的盤中,而每個人的麵前都是堆積如小山的兩至三盤。當時餐廳的經理看到我們如餓虎下山的樣,急得在一邊使勁說,吃多少拿多少,食物不會沒有了的,拿多了隻會浪費。可就是沒人聽他的,最後將陳列的食物分完後才開始動手吃。
最後,當然是每個人都吃不完,剩太多食物在桌麵上,已經拿出來的食物是不可能再放回去。那餐飯估計是那個餐廳有史以來最浪費的一次,非常的糟蹋食物。其實一個人的胃口終是有限的,再餓能吃的東西還是有限,身體上最易滿足的器官就是胃。可往往就是不明白這點,吃不了的也要占著,怕去晚了沒了,自認為是好東西的更怕吃少了吃虧。就是要占著,自己還能不能裝下不管,總之就是霸占著心理舒服些。後來自然沒再出現過這種情況,畢竟還是明白了,多拿多占也於事無補,胃就那麼大,硬塞,後果反而更嚴重。滿桌豐盛,要的也不過隻是那一碗飯,那幾許菜,足夠。
情海無邊,各有各的優點,看這個好,看那個也不錯。如果可以甲處得到溫柔,乙處得到浪漫,丙處得到實惠,而那丁戊己寅等,更各有眼花繚亂之感。這又讓我想曾經一個有婦之夫說的話,他說在他眼中,女人就好像是花朵,他不可能隻愛一種花,愛了玫瑰就不能愛菊花,他是什麼花都愛,真是沒辦法。隻是無邊情海中,人隻是一人,貪多終會撐著的,最後那位男士以離婚告終,那朵本屬於他的花也難忍受他想百花齊放的美夢。
胃隻有一個,人也隻是一人,需要的就隻是那麼一點點,如果覺得夠,那一碗一碟,那某一個人就行。多了的全都沒用,誰也不能在一餐中吃盡天下美食,誰的心隻有一顆,太過多情是無情。貪多不消化,想同時上幾船,搞不好一船也上不了。就隻要那一個對的人,滿足就足夠。
.血拚
同事發來短信,約周末去血拚,這段時間太辛苦,相約去血拚減壓。她沒說逛街,也沒說去購物,選擇了血拚這個詞。血拚是來自香港,香港又是來自shopping的譯音,也挺形象的。
商場、時裝店、購物中心,哪不是女人的戰場?商業社會沒有女人的血拚,GDP的增長也必定會下必許多。也是,印象中,大減價,大購物,促銷等場所,浩瀚的場麵,多是無數女人在擠壓。從前,為了得到便宜貨、搶手貨,緊俏貨,風度儀容算什麼?等想要的東西到手後,再去考慮要不要做一個淑女。
現在不同了,由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一條街上的商店多如牛毛,琳琅滿的貨品多不勝數,專門店也到處可見。再也不會有排隊搶購的情況出現。賣東西的人也都笑口盈盈,周到到讓你口袋裏的錢也躍躍而動,隻想一心往人家的手裏鑽。有的專賣店有服務更好,專門設有休息室,送上咖啡,讓你慢慢選,不管你試無數套,售貨小姐絕對沒有半點不耐煩的樣子給你看。如果真的看不上,人家也照樣笑容滿麵地送你出門,加多句歡迎下次光臨。在漂亮衣服麵前,女人的定力常常是會降為零,何況還有人家的殷勤?鈔票往往就會這樣飛走了。
永遠隻有不夠的錢,而沒有買不到的東西。
市場轉換了,女人購物還是用上血拚,依然覺得形象。那就是從另一個角度去想了,現代女性大都獨立,自己賺錢自己花。在職場上與男人一樣拚,應對同事傾軋,不良競爭,早出晚歸,勞心勞力,賺的每分錢都有血有汗之感。可以的話當然做一個小女人最好,出力出汗這種事讓男人去幹,輕鬆逛街舒服購物美容。可是不行啊,且不說大部分人家靠一個人的收入撐不住,更重要的是花別人的錢怎麼也手軟些。我們的大環境還不認可專職主婦也是家庭勞動的一員,也有重大貢獻,隻要不帶回經濟收入,依然被看成吃閑飯的人,人也矮了一截,何苦?
雖然掙錢辛苦,終歸是自己的勞動所得,用得自信花得從容。不用在心儀的東西麵前,要考慮某人的臉色,馬上氣短許多,隻能訕訕地拐到特價品、大減價的櫃台。盡管如此,必竟那些錢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是辛苦而獲,得之不易,在瀟灑購買時,怎不是出血?出完血後,照樣還得回職場上殺個頭破血流。不是血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