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花島熱熱鬧鬧的三天廟會,終於落下帷幕了。
戲班子紛紛打起行李離開了。
杏花的耳畔還響著鶯鶯小姐悱惻的悲啼:
“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係,恨不得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鬆了金釧;遙望見十裏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那樣婉轉纏綿的拖腔,唱出了鶯鶯心裏的憂怨,也唱出了杏花的心聲。因為,她的玉林師哥也要離開了。
成玉林臨走之前,為杏花做了兩件事:一是留下了三塊大洋。
這些年,玉林賺到的錢,都給師父買了大煙了,根本就沒什麼積蓄。
這三塊大洋是這次在流花島說了三天書掙到的。
本來,他是要把五塊大洋都留下的。
可杏花堅決不肯,她知道師哥也要生活,也要吃飯。
說書的機會也不是天天都有,所以她隻留下了三塊。
玉林做的第二件事,是給杏花的三個孩子取了名字。
在鄉下,窮人的命賤。人們又都不識字,孩子生下來,隨便叫個阿貓阿狗的就算了。
杏花六歲的大兒子,就叫驢蛋。
因為小時候,吃不飽,老是哭,驢性的很,就得了這個名字;四歲的小兒子就叫狗剩,狗都不稀罕吃的東西,意味著好養活;三歲的女兒,是女孩子,就叫丫蛋。
玉林說不管怎麼樣,孩子們叫了自己一聲舅,舅舅就給孩子們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再說,他們這一輩也不該像他們的爹一樣,總要有點不同的。即是如此,先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吧。
因為丁家到了孩子們這一代,屬於雲字輩的,玉林就給驢蛋取名叫丁雲龍;狗剩名叫丁雲蛟;丫蛋是女孩子,可以不犯字,就叫丁秀芬,亦即希望這丫頭會長成一個秀氣又芬芳好女兒。
孩子們有了自己得名字,興奮地跑出去,看到了小夥伴們,便大叫著:“俺們有名字嘍,俺們有名字嘍!”其實,對於貧窮家庭的孩子來說,有了名字,這在流花村也算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做完了這兩件事,玉林便隨著戲班子,乘了渡船離開了。
杏花站在岸邊,看著載著師哥的船兒慢慢渡向彼岸,自己的心兒也跟著去了。
“媽,舅什麼時候會再來?”一直拽著她的衣襟的三個鼻涕孩子,依依不舍地望著行駛在海麵的渡船,一起仰著臉兒,眼巴巴地看著母親,問。
“明年,明年你舅會來的!”杏花說著,心裏浮漾起陣陣心酸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