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關叔同到紐約的第一天就在地圖上找到了法拉盛的位置。而從他住的地方去法拉盛也很簡單,他隻要走幾步路到時代廣場,從那裏乘7號地鐵就可直達。想到這裏,他不再猶豫,把正在播放廣告的電視機關掉後,立即從床上爬了起來。因為之前關叔同並沒有下定決心去看望李蔓,所以他並沒有把李蔓的飯店的地址找出來,而現在給李蔓發電子郵件也來不及了,他索性打開電腦,上網用古狗搜索了一下,在搜到《紐約時報》對李蔓的那篇報道的同時,也很快就找到了她在法拉盛所開的那家名為“小上海”的飯店的地址。
像上海一樣,紐約三月份的天氣同樣變幻不定,昨天上午還陽光燦爛,讓人覺得春光明媚,今天卻又突然陰晦下來,像是回到了冬天。關叔同從旅館推門出來的時候,街上刮過來的冷風居然讓他打了個哆嗦。他順著這兩天已經走熟的路到了時代廣場,從地鐵入口下去後,在迷宮一樣的巷道裏隨著擁擠的人流走了一會,才找到了7號線的站台。可能7號線是唯一一條從曼哈頓通往皇後區的地鐵,所以車廂裏人很多。當然,也可能終點站是亞裔聚集的法拉盛的緣故,他看到乘客中有不少亞裔的麵孔。有一個女乘客在接手機時說的竟然是中文。這讓他感到很親切。地鐵穿過哈德遜河的隧道後不久就開始在地麵的高架上行駛,關叔同覺得豁然開朗,他看見了不少屋頂的牆上畫著的彩色的塗鴉,還有街口停在紅燈下的車流,他甚至還看見了有幾隻黑色的烏鴉撲閃著翅膀在空中繞著一排電線飛過。
望著車窗外像幻燈片一樣跳出來又閃過去的各種景物,關叔同不僅覺得自己的心胸開闊起來,而且覺得自己這幾天來想見到的李蔓的那種激動的心情也逐漸平複了下來,剛才在旅館裏那種強烈的非見到李蔓不可的衝動忽然變弱了,消失了。在經過謝亞運動場的時候,他甚至想改變主意,今天不再去法拉盛了,就在這裏下去,看看這座紐約大都會棒球隊的主場後就回曼哈頓。當然,他對棒球倒沒什麼興趣,他知道謝亞,是因為他喜歡的披頭士樂隊1965年8月曾在這裏舉辦了北美巡演的第一站演出,同時這也是第一次露天音樂會,據說吸引的觀眾將近六萬人,創了世界紀錄。不過,遺憾的是因為歌迷太多,一直在尖叫,以至於除了披頭士樂隊自己之外,沒有人能聽見他們在唱些什麼。關叔同想,說不定很有可能,在歌迷們震耳欲聾的尖叫聲中,就連披頭士自己也不知道他們在唱些什麼。有時候,人生就這樣,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雖然我們一直不停地在東奔西跑,忙忙碌碌。
可這隻是關叔同一閃念的東西,除了下意識地換了一下站立的姿勢外,他並沒有在謝亞或者下一站下車。7號火車很快又鑽入地下,重新成為地鐵7號線。而在光線消失的一刹那,他剛才產生的那些雜亂的思緒也消失在了黑暗中。從地鐵裏出來,關叔同又看了一下掛在站台牆上的地圖,發現李蔓的餐館離地鐵站很近,走不了多遠應該就能到。他走出鐵站,第一眼望見前麵的街景,突然感覺自己就像是走進了八十年代中國內地的一個小縣城。法拉盛的街道兩邊都是低矮的三四層樓的房子,一家又一家小商店緊挨著,從美發廳到藥房,旅行社,再到律師行,飯店,隨處可見的中文標牌,地上的碎紙片,煙頭,以及擦肩而過的大聲講著普通話的行人,都讓他油然而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可是再仔細一看,卻發現那些中文標牌的下麵標的不是漢語拚音而是英文字母,還有這裏的綠色的英文路牌,紅色白邊的八角形STOP標誌,叉腰站在停在路邊的藍白色漆有紐約警察局的縮寫字母NYPD字樣的警車旁的胖胖的黑人警察,隨時可以聽到的英語,又讓人多少覺得這個地方有些奇怪。關叔同看了看路名,從十字路口穿過馬路,沿著對麵的人行道向前走了起來。他本來準備走一段路的,但實際上,沒走幾分鍾,他就看到了李蔓的開的那家名為“小上海”的中餐館的招牌。早上他在網上查李蔓的消息時曾看到過這個綠底白字的店招,所以一下就從一大堆招牌中發現了它。
實際上,關叔同到紐約的第一天就在地圖上找到了法拉盛的位置。而從他住的地方去法拉盛也很簡單,他隻要走幾步路到時代廣場,從那裏乘7號地鐵就可直達。想到這裏,他不再猶豫,把正在播放廣告的電視機關掉後,立即從床上爬了起來。因為之前關叔同並沒有下定決心去看望李蔓,所以他並沒有把李蔓的飯店的地址找出來,而現在給李蔓發電子郵件也來不及了,他索性打開電腦,上網用古狗搜索了一下,在搜到《紐約時報》對李蔓的那篇報道的同時,也很快就找到了她在法拉盛所開的那家名為“小上海”的飯店的地址。
像上海一樣,紐約三月份的天氣同樣變幻不定,昨天上午還陽光燦爛,讓人覺得春光明媚,今天卻又突然陰晦下來,像是回到了冬天。關叔同從旅館推門出來的時候,街上刮過來的冷風居然讓他打了個哆嗦。他順著這兩天已經走熟的路到了時代廣場,從地鐵入口下去後,在迷宮一樣的巷道裏隨著擁擠的人流走了一會,才找到了7號線的站台。可能7號線是唯一一條從曼哈頓通往皇後區的地鐵,所以車廂裏人很多。當然,也可能終點站是亞裔聚集的法拉盛的緣故,他看到乘客中有不少亞裔的麵孔。有一個女乘客在接手機時說的竟然是中文。這讓他感到很親切。地鐵穿過哈德遜河的隧道後不久就開始在地麵的高架上行駛,關叔同覺得豁然開朗,他看見了不少屋頂的牆上畫著的彩色的塗鴉,還有街口停在紅燈下的車流,他甚至還看見了有幾隻黑色的烏鴉撲閃著翅膀在空中繞著一排電線飛過。
望著車窗外像幻燈片一樣跳出來又閃過去的各種景物,關叔同不僅覺得自己的心胸開闊起來,而且覺得自己這幾天來想見到的李蔓的那種激動的心情也逐漸平複了下來,剛才在旅館裏那種強烈的非見到李蔓不可的衝動忽然變弱了,消失了。在經過謝亞運動場的時候,他甚至想改變主意,今天不再去法拉盛了,就在這裏下去,看看這座紐約大都會棒球隊的主場後就回曼哈頓。當然,他對棒球倒沒什麼興趣,他知道謝亞,是因為他喜歡的披頭士樂隊1965年8月曾在這裏舉辦了北美巡演的第一站演出,同時這也是第一次露天音樂會,據說吸引的觀眾將近六萬人,創了世界紀錄。不過,遺憾的是因為歌迷太多,一直在尖叫,以至於除了披頭士樂隊自己之外,沒有人能聽見他們在唱些什麼。關叔同想,說不定很有可能,在歌迷們震耳欲聾的尖叫聲中,就連披頭士自己也不知道他們在唱些什麼。有時候,人生就這樣,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雖然我們一直不停地在東奔西跑,忙忙碌碌。
可這隻是關叔同一閃念的東西,除了下意識地換了一下站立的姿勢外,他並沒有在謝亞或者下一站下車。7號火車很快又鑽入地下,重新成為地鐵7號線。而在光線消失的一刹那,他剛才產生的那些雜亂的思緒也消失在了黑暗中。從地鐵裏出來,關叔同又看了一下掛在站台牆上的地圖,發現李蔓的餐館離地鐵站很近,走不了多遠應該就能到。他走出鐵站,第一眼望見前麵的街景,突然感覺自己就像是走進了八十年代中國內地的一個小縣城。法拉盛的街道兩邊都是低矮的三四層樓的房子,一家又一家小商店緊挨著,從美發廳到藥房,旅行社,再到律師行,飯店,隨處可見的中文標牌,地上的碎紙片,煙頭,以及擦肩而過的大聲講著普通話的行人,都讓他油然而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可是再仔細一看,卻發現那些中文標牌的下麵標的不是漢語拚音而是英文字母,還有這裏的綠色的英文路牌,紅色白邊的八角形STOP標誌,叉腰站在停在路邊的藍白色漆有紐約警察局的縮寫字母NYPD字樣的警車旁的胖胖的黑人警察,隨時可以聽到的英語,又讓人多少覺得這個地方有些奇怪。關叔同看了看路名,從十字路口穿過馬路,沿著對麵的人行道向前走了起來。他本來準備走一段路的,但實際上,沒走幾分鍾,他就看到了李蔓的開的那家名為“小上海”的中餐館的招牌。早上他在網上查李蔓的消息時曾看到過這個綠底白字的店招,所以一下就從一大堆招牌中發現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