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新年懸舊照
我在年輕的時候,也是很愛照相的。中學讀書時,同學同鄉,每年送往迎來,總是要攝影留念。都是到照相館去照,鄭重其事,題字保存。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一到村莊,對於學生,特別注意。
凡是留有學生頭,穿西式褲的人,見到就殺。於是保留了學生形象的相片,也就成了危險品。我參加了抗日,保存在家裏的照片,我的妻,就都放進灶火膛裏把它燒了。
我嶽父家有一張我的照片,因為嶽父去世,家裏都是婦孺,沒人知道外麵的事,沒有從牆上摘下來。叫日本鬼子看到,非要找相片上的人不可;家裏找不到,在街上遇到一個和我容貌相仿的青年,不問青紅皂白,打了個半死,經村裏人左說右說,才算保住了一條性命。
這是抗戰勝利以後,我剛剛到家,妻對我講的一段使人驚心動魄的故事。她說:“你在外頭,我們想你。自從出了這件事,我就不敢想了,反正在家裏不能呆,不管到哪裏去飛吧!”
一九八一年編輯文集,苦於沒有早期的照片,李湘洲同誌提供了他在一九四六年給我照的一張。當時,我從延安回到冀中,在蠡縣下鄉體驗生活,是在蠡縣縣委機關院裏照的。
我戴的氈帽係延安發給。棉襖則是到家以後,妻為我趕製的。
當時經過八年戰爭,家中又無勞力,家用已經很是匱乏,這件棉襖,是她用我當小學教員時所穿的一件大夾襖改製而成。
裏麵的襯衣,則是我路過張家口時,鄧康同誌從小市上給我買的。時值嚴冬,我穿上這件新做的棉衣,覺得很暖和,和家人也算是團聚一起了。
晚年見此照相,心裏有很多感觸,就像在冬季見到了春草春花一樣。這並非草木可貴,而是時不再來。妻亡故已有十年,今觀此照,還隱約可以看見她的針線,她在深夜小油燈下,為我縫製冬裝的辛勞情景。這不能不使我回憶起入侵敵寇的殘暴,以及我們這一代人所度過的艱難歲月。
198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