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哲學是藝術的思想基礎,指導力量。凡藝術家,都有他自己的根深蒂固的哲學思想,作為他表現社會,展示人生的基礎。這就是一個藝術家或作家的人生哲學。
十三
作家的人生哲學,非生而知之,乃後天積學習、經曆、體驗而得。有的乃經過人生之一劫而後得之,紅樓夢作者是也。
雖經一劫,然又不失其赤子之心,反增強其祝福人類、改良社會之熱誠與願望,托爾斯泰是也。即使其哲學思想,並非對症之良藥,然其真誠的無私之心,追求善美之勇,不可忽視。至於其藝術形象之美,婉約曼麗,容光照人,則更不能忽視之矣。
十四
美既是現實,也是理想。藝術所表現者,則為現實與理想之結合。古代美術之美,多與宗教理想相結合,然細觀之,亦與社會理想相結合也。
十五
藝術與社會風尚、社會倫理、社會道德,關係至巨。凡為人生而努力的藝術家,無不注全力於此。美即真與善之結合,無真誠,無善念,尚有何美可言?故曆來藝術家,都是在人倫道德上,富有修養的人。虛偽者,或能取巧於一時,終不能成為藝術家。
十六
藝術中表現之倫理道德,非說教也。藝術家長期作藝術技巧的習練,至於成熟;對人生社會,又作長期之觀察、思考,熟慮於心。然後兩相結合,得成為藝術。以藝術之力,感染人心,既深且永,故謂之潛移默化。
十七
藝術家創造出美的形象,以之美化人類的心靈,使之向善,此即謂之美育。中國古代,即知以藝術教化人民。最初注重音樂、詩歌,以後泛及戲劇、小說。“五四”前後,蔡元培先生提倡美育甚力,社會風靡從之。然此旨後不得繼。學校偏重智育,音樂美術之課,形同虛設。美育廢弛,必然影響德育。
十八
凡能創造美的藝術家,其學習起點必高。所見所習者既高,因此能對庸俗下流者,不屑一顧。如起點甚卑,則易同流合汙矣。現代一些老的藝術家,其起步多在三十年代之初,師承魯迅現實主義之教,投身中國革命洪流,根柢甚厚。其積累之經驗,可為後代言傳身教者,當亦不少。
十九
凡拈花惹草,搔首弄姿,無病呻吟者,雖名為藝術家,然究不能創造真正的美。吟風弄月,媚悅世俗,皆屬於東施效顰之列,因其不得國風之正也。
二十
凡虛張聲勢,大言欺人,捏造事實,迎風而上者,雖號稱藝術家,亦不能創造真正之美。以其乃吹氣球、變戲法的技巧,實非藝術的技巧也。
二十一
藝術家必注重藝術情操的修養,然後才能創造出美。藝術情操的修養,包括道德修養以及對國家、民族、時代的熱誠和責任感。無此熱誠及責任感者,終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
二十二
要想成為真正的藝術家,在其學習創作之始,就要力求表現高尚的東西,即高尚的人物及其思想。投身革命的、進步的潮流之中,熏陶而鍛冶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期與時代及人民,親密無間。
十二
哲學是藝術的思想基礎,指導力量。凡藝術家,都有他自己的根深蒂固的哲學思想,作為他表現社會,展示人生的基礎。這就是一個藝術家或作家的人生哲學。
十三
作家的人生哲學,非生而知之,乃後天積學習、經曆、體驗而得。有的乃經過人生之一劫而後得之,紅樓夢作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