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1 / 3)

李宏亮還想推托一下, 夏菊花的臉已經嚴肅起來:“李同誌,你們來平安莊已經時間不短了,雖然我知道你們打電話回部隊彙報過了, 可是一直拖著, 不是你們的最初的想法吧?”

部隊既然專門派人過來, 自然是想盡快把事情辦好, 以便檢驗一下成果, 這一點李宏亮無法否認, 於是點了點頭說:“好, 那我把近期的情況跟夏大隊長彙報一下。”

不管別人咋一口一個夏大隊長, 夏菊花還是不習慣,對李宏亮說:“你們要是不嫌棄我是個農村婦女,叫我夏嬸子就行。叫夏大隊長聽起來太生疏了,以後咱們打交道的時間還長著呢。”

李宏亮咧嘴一笑:“行,那我們可就叫嬸子了。嬸子,平安莊和你的情況,我們的確已經跟部隊首長彙報過了。部隊首長知道現在平安莊的一部分需要之後,出麵與承平地區進行了協調。現在電線已經接過了紅星公社,再有三五天就能接到平安莊。”

“另外嬸子你說的那個塑封機, 我們也已經找到了, 就是不知道平安莊需要幾台。”

聽說塑封機找到了, 夏菊花自然高興:“找到了就好, 多少錢一台?”

李宏亮兩人對視了一眼, 說:“首長說了,如果不是為了部隊生產酸辣粉, 你們也不用買啥塑封機, 所以塑封機的錢就由部隊出。”

夏菊花直接搖頭:“設備還是平安莊自己買。你不用勸我, ”見李宏亮想說什麼,夏菊花直接製止了他:“我是這麼想的,你們不來找我,平安莊也在自己建粉條廠,同樣得買設備。隻不過可能暫時不需要塑封機。可是平安莊的粉條廠要發展,塑封機將來也要買。你們現在就替我們找到了,已經是幫一大忙,要是部隊再給我們出錢,我們用著也不踏實。我得想,等加工完酸辣粉兒,設備你們是拉走還是不拉走?”

這的確是個問題。部隊的經費一向緊張,他們四處協調紅薯都要牽扯很大的精力,就別再費精力的同時,還得額外花錢了。李宏亮已經明確說明過,部隊不會讓平安莊白幹活,那夏菊花做為平安莊大隊長,也不能給部隊增加額外負擔。

李宏亮站起身向夏菊花敬了個軍禮,夏菊花忙拉著他坐下,兩人接著商量起酸辣粉的事兒來:紅薯和調料所用的原料,還是由部隊協調並運送到平安莊,每袋酸辣粉部隊付一分錢的加工費。

為了讓李宏亮答應下這個價格,夏菊花很是費了一番口舌:聽起來一袋一分錢加工費不高,可是原料都是部隊提供的,平安莊的成本隻有人工和電費。

現在一度照明用電隻有二分錢,可能工業用電高一些也就是四分錢,平攤到每袋酸辣粉上,連四厘錢都不到。

剩下的六厘是人工費,夏菊花認為隻要生產量上去,至少可以保證生產人員的工資,達到去年平安莊生產隊的工分值。

去年平安莊生產隊的工分值可是兩毛六,一天十個工分就是兩塊六,每個月七十多近八十塊錢的收入,都趕上李宏亮這個連級幹部的工資了。

“所以你別覺得心裏過意不去,隻要一年到頭都有紅薯,我們平安莊大隊就不虧。”夏菊花是這麼勸李宏亮的。

李宏亮最後提出,平安莊粉條廠燒磚所用的煤,由部隊幫助協調,夏菊花想想答應了——一分錢的加工費讓部隊同誌心裏不安,他們想盡量彌補平安莊社員,如果不答應的話,隻怕他們心中不安。等煤拉來,平安莊大隊付錢就行了,畢竟要讓夏菊花自己去找煤的話,恐怕找不到那麼多。

送走李宏亮,夏菊花便來到大隊部,李長順果然在大隊部守著。一見夏菊花過來忙問:“你咋不在家裏多歇兩天,又跑來幹啥。有啥事你讓誌雙來跟我說一聲,我這去找你就行。”

聽他如此擔心自己,夏菊花有些心酸的看看李長順的腿——李長順自從退伍之後擔任平安莊大隊長起,可從來沒因為自己的腿傷休息過一天。

她不想在說自己身體的事兒,就問:“大隊長,那天我沒同意你說的,不要加工費就替部隊加工酸辣粉,你生氣了吧?”

李長順笑了:“有啥生氣的。後來我也想明白了,咱們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應下不要加工費,可社員們得吃得喝,得養活一大家子人,白幹一天兩天還行,幹的時間長了肯定得對部隊的怨氣。”

“就是這麼回事。”夏菊花很高興李長順自己能想通,很放心的問:“各生產隊的土坯脫的咋樣了,差不多的話就先開窯燒吧。”

夏窪大隊隻有一口窯,蓋粉條廠需要的磚得往四、五十萬塊上數,隻能慢慢燒著,早燒一天就能多出一窯的磚。

李長順心裏默算了一下說:“我估摸著,各生產隊已經曬好的土坯能有個十幾萬塊,正曬著的得有二十萬塊。”

“那還差十幾萬塊呢,還有瓦片,也得打起來了。”夏菊花不怕土坯不夠,隻怕瓦片打得不及時——蓋房子光有四麵牆肯定不行,得有瓦片封頂。想到瓦片就想到同樣需要的大梁和檁子,又是不好淘換的東西。

李長順擔心的則是煤,聽說部隊可以給協調,老頭兒也很高興。他不是高興能占上部隊的便宜,而是部隊協調煤的事兒可以向社員們證明,部隊在盡心盡力的幫助平安莊發展生產,沒占平安莊的便宜。

身為一個老兵,李長順不允許有任何沾汙部隊名聲的閑話流出。

不過他也不會全然犧牲社員的利益,有些擔心的問:“一袋隻收一分錢,不賠呀?”

夏菊花笑著說:“這幾天我躺在床上沒事,把人工和別的成本算了算,隻要咱們生產的量足夠多,就賠不了。你忘了,咱們可是通上電了,好些人力都能省下來。”

“那不是用的人就得少了?”李長順又有了新的擔心。

對這一點夏菊花倒是有把握:“少不了,還得多用人呢。這次生產的多,挑紅薯、洗紅薯就得多少人,還有粉條成團、配調料,也得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