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麻姑的父親麻秋生計無著落,就跑去從了軍,跟隨石勒東討西征。因為作戰勇敢麻秋幾年後被石勒封為征東將軍。這樣,在戰事平息後,麻秋衣錦還鄉,管理著包括他的家鄉在內的一大片土地。雖然做了高級將領的女兒,但麻姑還和往常一樣和鄰裏們相處在一起,一點兒也沒變。麻秋得知女兒還和這些窮人們來往,對此很不滿意,覺得丟了自己大將軍的麵子。他聽說麻姑所種的那株桃樹後,更加不舒服,就讓手下人砍倒了桃樹,燒了原來的住房,硬逼著麻姑住進了將軍府。

麻姑住在將軍府,雖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不能和鄰裏們來往,心裏一點兒也不愉快。

一次,麻姑感到煩悶,就由丫鬟陪著,走出府外散散心,看見集鎮周圍在大興土木。許多民工在辛苦地勞動,就問丫鬟是怎麼回事。

丫鬟回答說:“這是老爺抓來的俘虜和拉來的勞工,集鎮要築城與外族人打仗。小姐你看,老爺在那兒監工呢!”順著丫鬟指的方向麻姑看見父親正在用鞭子抽打每一個從他麵前走過的勞工,嘴裏不住地喊:“快!快!”麻姑看不下去,走向前去勸說:“爹爹,你讓這些人也喘口氣吧,他們又不是牲口。”

但是,麻秋兩眼一瞪,說:“去!去!女孩兒家懂什麼!”

麻姑看見民工傷病很多,非常同情他們常常瞞著父親從將軍府拿些藥來給民工們醫治,有時還為民工們縫補衣物。

民工們知道她是麻秋的女兒,都不解地說:”將軍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女兒?”

麻姑得知民工們做夜班時間很長,一直要做到雞叫才能休息,她不止一次要求父親多給民工一點兒休息時間,但都遭到了父親的訓斥。麻姑明白再去求父親是無濟於事,就決定另想辦法。一天夜晚四更天,麻姑悄悄地起床了她來到雞窩旁,輕輕地學公雞叫:“喔,喔。”

雞窩裏的公雞驚醒了,也昂著頭,啼叫起來:”喔,喔,喔——”

集鎮上的其他雄雞聽見了,都跟著啼叫起來。

做夜班的民工們聽見雞叫,興奮地大叫:收工啦!

他們為能提早收工而高興。一連幾天都是這樣,他們沒想到公雞早啼是麻姑幫的忙。

公雞總提前鳴叫引起了麻秋的懷疑。由於每次雞叫都是從將軍府周圍開始的,於是,他派人暗中監視麻姑,終於證實了自己的懷疑。麻秋很惱火,一定要懲治女兒,就派人把麻姑鎖進閨房。

麻姑被鎖在閨房,想逃出去,但一點兒辦法也沒有。這時,一扇窗戶打開了,麻姑一看,竟是穿黃衣衫的老婆婆。

老婆婆說:“孩子,我們又見麵了,你和你父親的緣分已盡,還是跟我走吧。”

原來穿黃衣衫的老婆婆是梨山老母,上次她吃的麻姑的桃子是普通桃子,留下的卻是仙桃核兒,讓麻姑去接濟貧困老人。她覺得麻姑是位善良的姑娘,所以這次來解救她,並帶她去修道成仙。

麻秋回到家,想狠狠痛打女兒一頓,但打開閨房門,怎麼也找不到麻姑,隻得狠狠地把門衛打了一頓。從此,麻秋再也沒見到過自己的女兒。麻姑跟隨梨山老母修道成仙後,每年三月都會送桃給貧困的老人吃,不少人都遇見過她哩。

後來,麻姑的父親麻秋生計無著落,就跑去從了軍,跟隨石勒東討西征。因為作戰勇敢麻秋幾年後被石勒封為征東將軍。這樣,在戰事平息後,麻秋衣錦還鄉,管理著包括他的家鄉在內的一大片土地。雖然做了高級將領的女兒,但麻姑還和往常一樣和鄰裏們相處在一起,一點兒也沒變。麻秋得知女兒還和這些窮人們來往,對此很不滿意,覺得丟了自己大將軍的麵子。他聽說麻姑所種的那株桃樹後,更加不舒服,就讓手下人砍倒了桃樹,燒了原來的住房,硬逼著麻姑住進了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