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航海保護神(2 / 2)

林願知道夫人一定不會同意,就趁夫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把小女兒帶出家門,來到一處偏僻山岡可是正當林願要丟下繈褓中的小女兒時,對麵卻走來一個和尚,這和尚向著林願嚷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哇!林願聽了,心想,這和尚莫非有什麼話要說?於是他問:“大師你有何指點?”那和尚對林願說:“這小女娃娃有什麼罪過,你要把她丟在野外呢?”

林願有些不安,但仍然狡辯說:“她生下來已經一個多月了,既不會哭也不會笑,一點兒聲音都沒有,必定是個啞巴。今後留在世上也是一件苦事,不如趁她還小,將她拋棄為好。”和尚說:“不一定就真是啞巴吧,你把她給我看一看行嗎?”

林願同意了,將女兒遞給了和尚,並說:“要是她不是啞巴,誰還會拋棄呢?隻怕你看了也沒有用的和尚接過小女孩,在她耳邊輕輕地說了幾句什麼,這時小女孩竟然又說又笑起來。林願見了大為驚奇,就從和尚手裏接過女兒轉身回家了。

這位和尚,不用說,正是小龍女的師兄善財。

林願回家後,給這個奇怪的女兒取了個奇怪的名字:林默

漸漸地,林默長大了。

有一次,林願與林默的四位兄長分乘五隻船去福州辦事。晚上,在家中好好睡著的林默忽然手腳亂動林默的母親恰好經過林默的床邊,她以為林默在做噩夢,趕忙使勁兒推醒她。林默睜開眼睛卻說:“不好啦,父親他們的船遇上了暴風!母親認為林默沒睡醒,也沒在意,林默卻埋怨母親說:“我雙手各拉一隻船,兩隻腳又掛上了兩隻船,嘴裏還叼著一隻船。本來父親和哥哥他們都會沒事的,可您一喊,我嘴一張。

嘴裏叼著的那隻船就給刮跑了。那隻船是大哥坐的,我大哥一定性命難保了!”說完,林默難過地哭了起來。

母親仍然不肯相信,以為她還在夢中,安慰了她幾句就走了。

可是,幾天後,林願卻隻帶著三個兒子回家向一家人哭訴了海上遭遇風暴的事情。林默的大哥真的已葬身魚腹了,他們還說在風暴大作時,看到一個女子牽著五條船的桅索踏浪而行。

涉波濤如同平,這時,全家這才明白,林默的確是個奇人而此事一經傳開,林默頓時名聲大振林默一生未曾嫁人,她經常乘船渡海來往於島嶼之間。憑著她的一顆菩薩心腸及一身好水性,曾在海上多次救護遇險漁民和商人。

林默死後,當地人為她修了廟祭祀她,而她的魂靈仍不時出現在海上,救護那些遇險者。

宋徽宗宣和五年(年)路允迪奉旨出使高句麗。他率領八艘大船在渤海上航行,突遇大風暴,一下刮沒了七艘。路允迪萬分驚恐,閉目祈禱:“神女下凡保我平安!神女下凡……”

說來也怪,路允迪忽然覺得船一下子平穩了他睜開眼睛,果然有位穿紅衣的神女站在船檣上。靠著神女的護佑,路允迪獨船駛向高句麗,出色完成了任務宋徽宗聽說此事後親賜林默祠一塊題為“順濟”的匾額。

自宋至清,曆代帝王都嘉獎神女林默的靈跡帝王們對林默的冊封多達四十次,封號包括“妙靈昭應”“廣濟明著”“靈惠助順”“寵仁普濟”“昭靈顯佑”“護國庇民”和“輔國護氣"

林默的地位,也由最初的平民逐步升級為夫人、妃、聖妃,直到高升到天後。祭祀也由民間而逐漸升為朝廷派大臣祭祀,並載人國家禮典。同時,諸如天津、南京、揚州固涇、平江、興化、福州和泉州等沿海城鎮,都紛紛修建了天後妃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