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玉皇大帝住什麼房子(1 / 2)

我們舊小說裏有三種東西,讓外國的讀者不太好理解。一是傳奇誌異類的,仙女,狐或蛇主動變幻成人形,目的是享受人世的美好生活。在外國的童話和傳說裏,則是由人變成動物,其中有一些是巫術導致的,但結局是良心和正義占了上風,真相大白後,還要變回去。我們的就不變了,除非犯了錯誤,或本事太大,引起了神鬼界的不滿。鬼怪為擺脫陰暗的日子到人間還好理解一些,不好理解的是,鬼怪又出奇的美麗和善良,仙女思凡的細節更不好接受。在國外人的認識裏,神就是神,在天堂大門的那一邊,偶爾出來做些善事還可以,到這邊來過日子是純粹的中國製造。一位搞文學研究的洋鬼子這麼寫:在中國小說裏,大的神要設法管住小的神,尤其是漂亮的女神,不讓他們嫁到人間。

第二種是老實人形象。一個男人其貌不揚,本事稀鬆平常,日子過得也寒酸,最大的優點是老實本分。突然有一天,仙女或狐仙、蛇仙出現了,想盡一切方法,衝破層層阻隔終於嫁給了他。這種事被洋鬼子讀成是中國的說教智慧。他們知道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故事,但不知道中國還有一個成語,叫望梅止渴。

第三種是舊小說敘述形式裏的開頭詩和結尾詩。一個洋文章解讀為:“小說開頭的詩介紹故事梗概,這是出版商做的事。小說告一段落或結尾的詩是道德評點,但這可不是好的書評人樂於做的事。”另一個文章說的好聽一些,中國小說裏開頭和結尾的詩“似乎是敘述的護艦隊和衛兵”。

舊小說盡管有不少“陋習”,但讀著真過癮、真文學,也真中國化。僅僅是讀著文字,都是一種大享受。因為愛讀這些“舊貨”,對評論這些“舊貨”的文字也捎帶著看一點。洋行家寫的沒什麼意思,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底子知道的太少。我們自己新行家寫的也不太喜歡,新行家用的也多是“先鋒”的洋理論,夾雜著半生不熟的譯文體的學術單詞,讀起來不對味兒,感覺是用製裁西裝的尺子比量唐裝。現在不少工廠都在講“本土化”的話題,貼牌生產的產品在大幅減少,好像文學研究界這邊動靜不太大。

最近省上一位退下來的重要領導,要我推薦幾本小說,我買了一套“禁毀小說”送給他,厚厚的十大本,是幾十部明清小說的合集。一周過後,他告訴我:“好呀,好呀,真是好。”他說現在的小說虛假,但膽子大,不熟悉的都敢寫,列舉了幾本“著名的反腐小說”的名目。他說的有趣:“細節不真實,開會不是那麼開會,受賄也不是那麼受賄,這幾位作家對中國政治不太在行。”我告訴這位領導,這怪不得作家,作家掛職才是副縣級,要是掛上副總理就熟悉生活了。

吳承恩真是了不起,對於不熟悉的生活,他不敢把筆落得太細致。

我們舊小說裏有三種東西,讓外國的讀者不太好理解。一是傳奇誌異類的,仙女,狐或蛇主動變幻成人形,目的是享受人世的美好生活。在外國的童話和傳說裏,則是由人變成動物,其中有一些是巫術導致的,但結局是良心和正義占了上風,真相大白後,還要變回去。我們的就不變了,除非犯了錯誤,或本事太大,引起了神鬼界的不滿。鬼怪為擺脫陰暗的日子到人間還好理解一些,不好理解的是,鬼怪又出奇的美麗和善良,仙女思凡的細節更不好接受。在國外人的認識裏,神就是神,在天堂大門的那一邊,偶爾出來做些善事還可以,到這邊來過日子是純粹的中國製造。一位搞文學研究的洋鬼子這麼寫:在中國小說裏,大的神要設法管住小的神,尤其是漂亮的女神,不讓他們嫁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