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那邊來人了(1 / 2)

傍晚時分,民團開飯了。

勞累了一天的士兵們端著自己的飯盒排著隊打飯,幾十名夥夫站在各自的桌子後麵負責給兵們分發飯菜。

以前,民團的夥食很簡單,主食一般是雜糧,再配上一些蔬菜甚至野菜以及缺鹽少油的白菜湯。

這樣的夥食盡管能吃飽,但說實話兵並不抗餓。(這點阿頂就有過深刻的體會,當年念書的時候,盡管中午吃飽了,但一到傍晚四五點肚子就開始餓得咕咕叫,甚至有過一頓飯吃了一斤二兩米飯的記錄。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飯菜沒有油腥。)

不過今天不一樣了,兵們驚訝的發現,夥夫打給自己的菜中居然罕見的多了好幾塊油汪汪的豬肉,看上去就有食欲,有士兵當場咬了一口,那散發著濃濃肉香的油脂讓他差點把自己的舌頭都吞下去。

看著一個個喜逐顏開的士兵,吳成楓和肖占奎有些心疼起來,忍不住埋怨道:“長官,今天既不過年也不過節的,幹嘛幹嘛吃那麼好,太浪費了。”

如今的民團經過這些天的征兵,人數已經達到了一千五百多人。

這麼多人全部吃肉的話,就算每人每天隻吃4兩肉,一天下來那就是600斤豬肉了。

這個年代的豬全都是土豬,每頭也就上百斤左右。如果每天都是這樣的夥食標準的話,這也意味著民團每天就得吃掉六頭豬,就算高洪明是蓮台縣有名的地主家也供不起一千多個大肚漢這麼吃啊。

高洪明哈哈一笑,拍了拍吳成楓的肩膀:“老吳,你放心好了。現在我別的東西沒有,豬肉卻是管夠。”

吳成楓當然不明白,高洪明手表麵板裏的金錢數量已經達到了五萬多,除了賣藥的錢之外,還有查抄了虎爺的老巢弄到手的兩萬多大洋和幾十根大黃魚。

手裏有錢心中不慌,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再者說了,他今天給士兵們吃的就是二戰中大名鼎鼎的斯帕姆午餐肉。

這種被二戰所有美軍士兵深惡痛絕的午餐肉可謂是大名鼎鼎,而美國軍方之所以大量采購這種罐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那每罐隻需要40美分的超級便宜的價格。

在高洪明的手機麵板裏,這種午餐肉的價格更是便宜到了一塊大洋就能買100罐的程度。

是的,你沒有看錯。15塊錢,每天隻需要15元,就能讓民團一千五百多號人全都吃上豬肉。

麵對這樣誘人的價格,高洪明幾乎是毫不猶豫的花費了450塊大洋的“巨款”,買下了足夠全團人吃一個月的斯帕姆午餐肉,他想看看民團士兵們是否也會像另一個時空裏的美國大兵那樣,看到斯帕姆午餐肉就想吐的地步。

我們的高團長在買了斯帕姆午餐肉的同時,也購買了一批巧克力、餅幹等高熱量食品,甚至還有香煙火柴。

當然了,後麵這些東西就不會每天都有,而是作為獎勵發下去,至於香煙則是每個人一星期一包。

作為一名從穿越人士,高洪明深知擁有良好的夥食對於部隊戰鬥力的提升有多麼重要,雖然礙於重重原因,他不能把民團的夥食標準提高到和二戰的美國大兵一模一樣的程度,但即便是隻提高一部分那也是相當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