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怎能不敗(2 / 2)

什麼……山西的路難走?

沒關係,隻要你在家門口修上一條跑道,我們高團長能讓人用運輸機幫你運過去。

高團長是如此的講信譽,甚至連重慶方麵都有人千裏迢迢的來買東西。

而這次也是巧了,今年的冬天特別冷,各地物資都及其短缺,所以中央軍、晉綏軍、八路軍都將目光盯上了高洪明這位號稱山西最大土財主的高某人。

為了表示重視,這次閻老西、蔣鼎文都是親自帶隊,來到這裏後發現居然連八路軍左副參謀長也來了……得……這下熱鬧了。

既然都是軍人,這麼多人難得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聊起了軍事,正好基輔戰役剛結束不久,眾人不由自主的將話題聊到了這場號稱世界史上最大保衛戰的戰役。

既然是聊天,就免不了爭執,許多人就開始對這場戰役的起因、經過和中間的得失進行了探討,說來說去不少人就開始吵了起來,一時間整個作戰大廳裏猶如菜市場般熱鬧。

最後地位最高的閻錫山、蔣鼎文和左副參謀長發現這樣不行,礙於身份地位的他們自然不好直接下場,否則那就不叫爭執而是吵架了,所以便將高洪明給拉下了場。

咱們的高大團長也不含糊,直接就派人將沙盤抬到了作戰大廳,眾人一看到放在最中間的那個3*6的基輔戰役的大沙盤全都驚呆了。

大哥……你這是專門研究過啊。

性子最急的李雲龍仗著跟高洪明的老關係,搶過指揮棒率先說道:“基輔戰役是一場典型的以少勝多的包圍戰,50萬德軍對85萬蘇軍,從兵力和規模上看,蘇軍無論是飛機、坦克還是火炮的數量都遠勝於德軍,怎麼看都應該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但最終的結果卻以蘇軍的慘敗而告終,不知各位長官能否為我這土包子解惑這場仗為什麼會打成這樣?”

眾人沉默了一會,一個聲音響了起來:“我認為這次蘇軍之所以戰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蘇軍行動遲緩,高層的作戰意誌沒有得到統一。

比如早在七月份的時候,蘇軍就有了戰敗的苗頭。

時任總參謀長的朱可夫就建議斯大林放棄基輔,將西南方麵軍撤到第聶伯河對岸,以避免被德軍合圍,然後全力保衛莫斯科。

但是這個提議被斯大林果斷拒絕了,為此他還把朱可夫解除了總參謀長的職務,擔任預備隊方麵軍司令員。

到了9月11日,蘇軍西南方向總司令布瓊尼元帥察覺到了處境危險,再次向斯大林請求東撤。

而他得到的回答是未經最高統帥部批準,不得放棄基輔,也不得放棄任何橋梁,隨後斯大林便認為布瓊尼消極避戰,將其免職,由西方向總司令和西方方麵軍司令員蘇聯元帥鐵木辛哥接替他的指揮。

兵法有雲,臨戰換將兵之大忌,一國統帥如此胡來怎能不敗?”

。您提供大神千斤頂的我的亮劍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