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活劈了他們(1 / 2)

機槍作為步兵連營級單位最重要的支援火力,發展到現在更是成為步兵的支柱火力。

在實戰中,一名訓練有素的機槍手,可以控製方圓八百到一千米的範圍,尤其像MG-42這樣射速高達每分鍾一千五百發的通用機槍更是敵人的噩夢。

不過第一次和蓮台民團教授的混成第九旅團沒有接受過MG-42的洗禮,因此依然按照他們平日的打法發起進攻。

“殺給給……”

一個中隊的日軍正朝著四營陣地發起衝鋒,他們擺出了日軍最常用的一種隊形,這種隊形跟後世我軍的三三製衝鋒有些類似。

日軍最基層的作戰單元是分隊,一般有13至14人,分為4個作戰班,3個步槍小組各有3名步槍兵,3個組排成斜線,而輕機槍小組,一般處於最靠前的步槍小組側麵,隨時準備支援射擊。

日軍的戰術不僅實用而且非常刁鑽,憑借著遠超國軍和八路軍的武器裝備,日軍在華作戰初期取得了非常大的戰果,這也是為什麼經常聽到日軍憑借一個聯隊能追著國軍一個師的屁股打,甚至一個大隊就敢跟國軍一個師叫板的原因。

當然了,日軍戰術還有諸如豬突式衝鋒、萬歲衝鋒等等,但這些戰術並非是常規戰術,一旦使出這種戰術時,也意味著戰況對他們已經非常不利了。

現在一個機槍小組就來到了一個土坡後麵,機槍手將十一年式機槍加載了土包上趴下,裝填手也立即在左側趴下,打開彈藥盒掏出好幾個五發彈夾壓到了彈鬥裏。

伴隨著“哢嚓”一聲脆響,裝填手高聲喊了一句:“裝填完畢!”

“噠噠噠噠……”

一串子彈便朝著四百多米外正朝著己方步兵射擊的機槍掃射過去。

在這裏作者要跟大夥解釋一個常見的誤區,那就是許多人會誤以為機槍掃射時子彈會呈一條直線打過去。

其實這是不對的,真實的情況是機槍在連續掃射時子彈是呈散狀散開的,沒有哪個機槍手能保證自己打出去的子彈一定能擊中目標。

因為機槍的後坐力非常大,正常情況下一名沒經過訓練的成年人能夠摟著機槍一口氣打完一條250發的彈鏈胳膊不發麻甚至已經很不錯了,個別人甚至能打到胳膊脫臼。

這絕不是開玩笑,即便是經過長期訓練的機槍手也隻能保證自己射出的子彈控製在一個小範圍內,如果有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能把機槍玩得跟狙擊槍一樣準,那就兩種可能,要麼他在撒謊,要麼這哥們是陳北玄再世。

或許又有人說了,那我單點射擊就好了,幹嘛要連射,這不是浪費子彈麼?

嗬嗬……既然你都要單點射擊了,幹嘛要用機槍,用步槍進行精確射擊它不香麼?

請記住,機槍天生就是用來壓製敵軍步兵,大量殺傷其有生力量的,精準射擊這種活不適合它。

麵對日軍機槍的掃射,對麵原本正在進行掃射的機槍火力明顯停頓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應過來,很快一條熾熱的火舌就衝著機槍陣地掃射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