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發表論文的少年(1 / 1)

於是,大家就忙開了。一連幾天,他們翻遍了所有新出版的數學雜誌。最後,教授終於從17世紀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的論文中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研究。他把麥克斯韋的論文同大師的比較,使他吃驚不小。

原來,二者的數學公式是一樣的,但麥克斯韋的算法完全不同於笛卡爾的方法,而且比之更簡潔。最後,教授和同事們認定論文完全是麥克斯韋獨立完成的。

他們一致決定在皇家學會上宣讀這篇論文,並要發表在《愛丁堡皇家學會學報》上。

皇家學會特別授予他數學金質獎章,麥克斯韋也因此獲得了“少年數學家”的美稱。

此後,麥克斯韋更加熱衷於電與磁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成就。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磁通量的單位命名為麥克斯韋。

於是,大家就忙開了。一連幾天,他們翻遍了所有新出版的數學雜誌。最後,教授終於從17世紀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的論文中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研究。他把麥克斯韋的論文同大師的比較,使他吃驚不小。

原來,二者的數學公式是一樣的,但麥克斯韋的算法完全不同於笛卡爾的方法,而且比之更簡潔。最後,教授和同事們認定論文完全是麥克斯韋獨立完成的。

他們一致決定在皇家學會上宣讀這篇論文,並要發表在《愛丁堡皇家學會學報》上。

皇家學會特別授予他數學金質獎章,麥克斯韋也因此獲得了“少年數學家”的美稱。

此後,麥克斯韋更加熱衷於電與磁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成就。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磁通量的單位命名為麥克斯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