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搓煙煤發明電燈(1 / 2)

隨即,脆弱的細線釋放出了耀目的亮光。細心的愛迪生發現,經過碳化後的細線變得異常堅硬。炭絲燈雖然隻亮了很短的時間,但卻給電燈的研究帶來了成功的希望。

經過深思熟慮,愛迪生發現燈絲過快地被燒壞可能是燈泡中留有過多的氧氣所致。

於是,一天傍晚,在愛迪生和助手們成功地把炭絲裝進燈泡中之後,一位德國籍玻璃專家按照愛迪生的吩咐,將燈泡裏的空氣抽到隻剩下一個氣壓的百分之一後封上了口。

這為愛迪生提供了一個高度真空的條件。當電流接通後,燈絲在真空狀態下發出了金色的亮光!並且持續了45小時之後才被燒斷。這正是他們日夜盼望的情景。這一天也被曆史永久地記載了下來——1879年10月21日。

11月初,愛迪生提出了炭絲電燈的專利申請。以後的幾星期裏,工作小組全力投入了製造燈泡的工作中。他們將一些燈泡成品掛在實驗室和愛迪生的家中,另一些懸於街道的上空。

從而,門羅公園將以這神奇的“未來之光”迎接1880年的新年。

伽利略曾經說過:“光是唯一的來自其他星球的信使。”但是在1880年這個不平凡的夜晚,愛迪生卻用他所造出的一種神奇的發光體照亮了整個門羅。

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載了3000多人來到門羅。當火車在這個漆黑的冬夜到達時,愛迪生開動機器,40盞白熾燈全部點亮,就好像朵朵金花,腳下的雪地被照得通明。人們一個個目瞪口呆,忘記了寒冷。這裏簡直就像另一個世界。

愛迪生並未滿足於當前的成就,他決定再進一步延長燈泡的壽命。

他發現竹子纖維在碳化後做燈絲,壽命可長達1200小時。幾年以後,他又發明了一種化學纖維替代竹絲。再往後,試驗重新轉向耐熱的金屬方麵,最後才改用鎢作燈絲。

愛迪生堅持不懈地研究終於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事實教育了一些人,改變了他們的偏見。

1882年,愛迪生在紐約建成了一個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電力係統,它的直流發電機功率已達到600多千瓦,為幾千名用戶提供照明用電。此後,白熾燈的使用範圍空前地擴大,逐漸遍及全世界。

毫無疑義,愛迪生的這一偉大發明在科學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紀元,把人類從此帶進了一個嶄新的電光世界。人們最終感受到了光明、舒適、溫暖與快樂。愛迪生的功勳影響了千萬人的生活方式,也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今天隨處可見、非常普通的電燈,是愛迪生經過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最終靠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精神成功發明的。他以親身經曆告訴大家:

“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隻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不斷地尋找自然的秘密,利用它來造福人類,一切都當朝光明一麵邁進。”

隨即,脆弱的細線釋放出了耀目的亮光。細心的愛迪生發現,經過碳化後的細線變得異常堅硬。炭絲燈雖然隻亮了很短的時間,但卻給電燈的研究帶來了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