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武則天親自來到安金藏的床前進行探視,安金藏不能動彈,武則天叫他好好休息,不用施禮。她歎息著說道:“我自己的兒子我都不能明察,還連累你到這種程度,讓你受苦了。”於是,命令來俊臣停止審訊,釋放被審訊的人。武承嗣的陰謀又沒有得逞,恨得是咬牙切齒。
盡管皇嗣的問題把大家弄得異常波動,但還是無法解決。武則天還是猶豫不決,事情也就隻好暫時擱下了。她不願意看到哪一方當上皇嗣,而另一方就要遭殃的結果。因此,她隻好祈求上蒼能夠多給她幾年的壽命。這樣,她就可以自己掌握政權,平衡兩家的力量,使自己的子孫不至於互相殘殺。
年紀越大的人越是怕死,武則天越老越想長生,她的這種想法始終都在伴隨著她。盡管人們的求仙活動不停地宣告失敗,就連帝王也不例外。可是,武則天還是抱著一線希望。接著,她便開始了屢試屢敗的求仙活動。
皇帝要求仙自然就會有人來迎合,因此,也使得各種神仙蠢蠢欲動。這時,有個住在洛陽麟趾寺的老尼姑,法號浮光如來,她和嵩山人韋什方聯合起來妖言惑眾。浮光如來自稱博古通今,能知過去與未來。
而韋什方說自己是東吳赤鳥年生人,到現在已經450多歲了。
武則天聽到他們說的話後,甚為驚奇,為了留住這位“神仙”,立刻賜了個武姓給韋什方。接著,她又任命韋什方做正諫大夫、同平章事,還送皇帝的語錄給他:“邁軒代之廣成,逾漢朝之河上。”
其實,這是有典故的。相傳,廣成子居住在崆峒山上,黃帝軒轅氏曾經向他問道。說是漢文帝在黃河邊上蓋了個茅草房,聽到一個叫河上的神仙講《老子》,河上公對漢文帝說:“我講這部經已經上千年了。”
武則天這是在褒獎韋什方是活神仙,她認為韋什方就是黃帝時代的廣成子、漢文帝時期的河上公。
這樣一來,武則天也被奉為神聖,還在她皇帝的名號前加了很多神聖的字眼。長壽二年,她被人尊稱為“金輪聖神皇帝”。
公元694年,在武承嗣的鼓動下又有26000多人為武則天呈上了個“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的尊號,武則天高高興興地接受了這個尊號,於是,改元延載元年。一年過後,再加尊號為“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改元證聖,總之,就是祈求長生不老的意思。
其實,神仙之說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邪門歪道終將敗露,武則天聚攏到身邊的神仙們最終會原形畢露。就在尊“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號不久,薛懷義把明堂付之一炬,一把大火燒得明堂片瓦無存。
武則天氣憤之餘又想起了這些“神仙”,她正要找這些活神仙問個究竟,那個“浮光如來”卻像沒事兒似的走進皇宮。武則天劈頭蓋臉就說:“你不是說能夠未卜先知嗎?為什麼沒有說明堂會起火呢?”
老尼姑被問得啞口無言,狼狽而逃。這時,有人知道皇帝對這些人產生了質疑,便跑到武則天麵前告老尼姑的狀。而韋什方又以能夠造出長生不老藥,需要到嶺南采藥為借口,逃走了。
武則天本來不想對他們有所行動,但是,她一聽眾人的控告,便更加有被欺騙和被羞辱的感覺。於是,故意派人去找老尼,說是要繼續任用她。
這時的老尼,並沒有想到武則天會設好了圈套在等她,於是,便大模大樣地帶著眾弟子住進了原來的寺院。隨後,武則天又命令將士圍住寺院,將她們全部逮捕。最後,河內老尼被殺了,其餘的人則被收為了官奴。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武則天明白了,她是不可能尋求到長生之路的,人總有一天要麵臨著生死的問題,皇帝的位子始終是要別人來繼承的。之後,她便開始認真地思考起皇嗣的繼承問題。
公元698年,75歲的武則天已經沒有了之前的豪氣衝雲天的氣魄了。以前的她是威嚴的、凜冽的、機敏睿智的,但是,現在的她卻隨著身體的變化,似乎對很多事情已經失去了興趣。那個曾經活潑好動、登泰山、賞洛水、宣赦武則天門的風發女子,現在卻已是垂垂暮年,步履蹣跚了。
由此不難看出,人,無論打過什麼樣的勝仗,戰勝過多麼強大的敵人,最終都會輸給時間,因為他們終將要老去、死去。時間將帶走人們身邊的一切,但是,即使是在這個時候,老態龍鍾的武則天依然沒有決定出將由誰來繼承大位。
在武則天沒有任何行動的情況下,可是急壞了他的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他們看著武則天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卻仍然沒有確定將由誰來繼承皇位,他們不免感到慌張起來。
這時,朝中的狄仁傑、婁師德、杜景儉、王方慶和王及善等一批重臣,都是李家皇室的支持者。雖然武承嗣和武三思也做了高官,但都不是執掌中樞的官職。因而使得武氏成員變得忐忑不安,終於,他們再也沉不住氣了。
公元698年農曆二月,有些人向武則天提起了皇嗣的問題。他們聲稱:“自古天子沒有立異性為皇嗣的。”言外之意是不能立武家人為皇嗣。這樣一來,剛放下沒多久的話題又被重新被搬上了台麵,朝中的大臣自然對武氏兄弟的心思了如指掌。
有一天,武則天又擺好了酒宴。酒宴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有人提起了皇嗣的問題,提議立武承嗣和武三思為皇嗣。狄仁傑一聽當時就予以反駁了:“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大帝以二子托皇上。皇上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兒孰親?皇上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
武則天對狄仁傑說:“此朕家事,卿勿預知。”接著,又將家國之事闡述了一番。王方慶、王及善等人也紛紛進言,並勸說她召回廬陵王,與分別多年的兒子相見。
武則天也是個母親,而且是年老的母親。這位母親怎麼會不思念被自己打擊的兒子呢?如果不是顧及皇位被奪,又怎麼會把他安放到那麼遠的地方受罪呢?現在,自己已經是就要離去的人了,難道還要讓自己的兒子在外麵受罪嗎?想到這裏,她有些淚眼婆娑了。這時,旁邊的侍從替女皇擦了擦眼淚,武則天歎了口氣說道:“我老了,不中用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