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2月7日,被任命為指揮“霸王”行動的盟軍遠征軍最高統帥。
1944年6月6日至7月18日,英國、美國聯軍在法國北部實施諾曼底登陸戰役,開辟第二戰場。7月21日,飛往諾曼底,親自視察“眼鏡蛇”戰役的準備工作。
1944年8月7日,在諾曼底設立了前進指揮所。9月2日,艾森豪威爾因座機迫降,膝蓋扭傷。9月20日晉升為五星上將。
1945車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5月8日,德國凱特爾元帥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正式簽字。歐洲戰爭從此結束。
1945年6月12日,倫敦舉行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大會。艾森豪威爾應邀參加,並發表講話。6月18日,抵達華盛頓,向國會發表講話。
1945年11月20日,杜魯門總統接受馬歇爾參謀長的辭呈,任命艾森豪威爾接替參謀長一職。12月3日,走馬上任。
1948年2月7日,辭去總參謀長職務,布萊德雷繼任此職。6
月1日,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全家搬進晨邊山莊大道上的校長宿舍。12月底,艾森豪威爾回憶錄《遠征歐陸》一書出版。
1949年春天,應杜魯門總統的要求,艾森豪威擔任非正式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1951年1月1日,前往巴黎,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武裝部隊總司令。
1952年6月1日,從北約回到美國,開始參加總統競選。9月2日,去南方開始他的競選活動,訪問了除密西西比以外的各州。
11月4日,在大選中獲勝。11月19日,為了解朝鮮戰爭情況,秘密飛抵南朝鮮。
1953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國第三十四屆總統。7月26日,朝鮮戰場簽訂停戰協定。
1955年7月15至23日,前赴日內瓦,與蘇聯領導人舉行會談。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軍備競賽繼續升級。
1956年11月6日,競選總統,得以連任。
1957年9月,美國小石城黑人為反對種族歧視展開鬥爭,後遭到軍警殘酷鎮壓,釀成震驚世界的小石城事件。艾森豪威爾政府出麵幹涉調停。
1959年9月,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同艾森豪威爾會談。
1961年1月末,離開白宮,回到他的葛底斯堡農場度晚年。他在這裏讀書、繪畫、撰寫回憶錄。
1963年11月9日,艾森豪威爾的《白宮歲月》第一卷《授權改革》出版。1965年出版第二卷,題為《開展和平運動》。
1969年3月28日,因心髒病發作與世長辭,終年79歲。
1943年12月7日,被任命為指揮“霸王”行動的盟軍遠征軍最高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