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如果認為我們的企業違法,請司法部長同我們的律師互相協調不就可以了嗎?”
“不,不可以!”總統斬釘截鐵地將摩根的抗議重重頂了回去。
“我們要禁止壟斷,因為它妨礙了自由競爭,這不是協調可以解決的。”諾克斯插嘴道。
“原來如此!總統是準備發出解散US鋼鐵的命令嘍!”摩根狠狠地說,露出了敵意。
“不!除非抓到US鋼鐵違法的證據,我絕不會命令有獨占嫌疑的企業解散。”總統堅定地說道。
白宮裏的會談終於破裂了。摩根與馬克·漢納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同時他還在心裏盤算,下次大選一定要推出馬克·漢納。但他怎麼也想不到,下次大選開始時,馬克已經病入膏肓了。
送走客人,總統回頭對諾克斯笑道:“這就是所謂華爾街朱庇特所想的!他把堂堂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當作他的一位投機競爭對手!把我當成要毀掉他公司的人!一旦情勢於他不利,便提議妥協了。”
“妥協嗎?”
“不!因為屈服的不是我!”總統毅然回答。究竟會鹿死誰手呢?
當麥克阿瑟還隻是一個剛從軍校畢業的中尉時,他曾經做過老羅斯福總統的秘書。
“您如此受到人民的愛戴,原因是什麼呢,總統?”麥克阿瑟曾經這樣問。
“把民眾心裏說不出的苦惱替他們表達出來,這就是原因。”總統平靜地回答。
當時,女新聞記者艾伊達·特貝爾曾寫了本暢銷書《標準石油的曆史》,此外,同類的書還有社會主義者辛克萊著的揭發芝加哥牛肉托拉斯醜聞的小說《業林》,還有揭露糖果托拉斯將骨粉摻入椰子巧克力的醜聞的小說,這些小說的陸續出版,標誌著“揭發醜聞時代”
————國民覺醒時代的到來。
趁著這個時機,羅斯福大肆攻擊支持共和黨的獨占資本家,在這場選舉大賭博中押下了大賭注,以爭取一般大眾的選票。
1902年是中期選舉的一年,各小選區眾議員都必須更換,這樣,爭議的焦點自然就集中在關稅變化和企業獨占上了。
“這是一個壟斷的時代,壟斷從鋼鐵、石油、小麥直至砂糖和威士忌!夏曼《反托拉斯法案》到底哪兒去了?這當初受到民眾支持並經議會通過的反壟斷法律,而今卻成為大財閥的凱旋門。”羅斯福敏銳地感覺到這股沸騰的反托拉斯浪潮,將炮口對準了摩根。
白宮會談破裂後,US鋼鐵馬上召開緊急幹部會議,決定禁止加利總裁訪問白宮,隻因為他與羅斯福私交甚厚。
1904年3月14日,聯邦最高法院終於宣布司法部長控告北方證券公司一案終結。9名最高法官表決結果,5
∶4,總統的控告獲勝,摩根敗訴了。北方證券公司這個托拉斯航母最終沒能擺脫被解散的命運。
1904年正是大選之年,總統跟共和黨之間發生了巨大變異,這是隻有美國才有的變異,令人摸不著頭腦。共和黨選舉委員會的捐獻金錢資助總統選舉名單通過新聞媒介公之於眾,弄得美國民眾百思不得其解。
羅斯福獲得了龐大的政治捐獻金,那就是金融界提供的210萬美元,這在當時,數目是異常龐大的。
喬治·顧爾德,這位繼承先父北太平洋鐵路股份的大壟斷資本家,提供了50萬美元,羅斯福為什麼要接受這位與太平洋鐵路股票有關的人的捐獻金呢?炮轟摩根的羅斯福形象受到了損害!更令人疑惑的是摩根公司捐獻了15萬美元,標準石油也捐獻了10萬美元。
而焦炭大王亨利·佛裏克,這個跟卡內基斷然分手、執著而毫不妥協的原卡內基鋼鐵總裁,竟成了摩根的代言人,這又越發使人感興趣了。
“即便是強大的羅斯福,也因害怕競選失利而同我們妥協。我們是因為他保證不對鐵路和鋼鐵企業動手才提供政治捐助的,但他並不守約!他讓我們白花了錢,總統是不能收買的,事實證明。”
佛裏克公開指責白宮。
“摩根撒謊!”羅斯福發表聲明斷然否認。
華爾街顯然支持摩根,那裏傳出這樣一首歌謠:“據說除了羅斯福,全美都撒謊。挺著寬胸脯、來來回回撒謊的總統,是鐵打的嗎?不,他隻是看來如此,其實隻是個泥人……”
美國政治與財經,向來都是作幕後交易的,但這種交易的實質是什麼呢?沒有人弄得明白。這大概也是古今中外無法避開的大疑團吧!
“我們不是要毀滅大企業,巨大的企業對於近代工業的發育成長,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們不是要對大企業進行衝擊,而是要去除隨之而來的各種壞處。”總統谘文中如是說。再明顯不過了,總統妥協了!
討伐壟斷企業,這是老羅斯福備受稱讚的一手,被稱作“公正的政治”,但似乎熱衷於企業壟斷的摩根也並沒有受到不公正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