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在路遙的家鄉(1 / 2)

我問:《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有原型嗎?

他抬起胳膊往外一指,說:我們村的名字就叫清平溝,基本上是真的。

我睜大眼睛望著他,他似乎有點奇怪。我更奇怪,補充了一句:你在那個村待過幾年?

他說:四年。

我說:一共四年時間,然後你就回北京啦?

他說:是的。

我一直張著嘴巴,驚訝的再問一聲:你在延川隻待了四年,就說“我們村”。

他說:是啊,我們村!不對嗎?

他睜大眼睛不解的望著我。

那一刻,我真的想哭,為那個眼神,那個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年代,為一個叫陶正的北京知青,三十多年後再回陝北,依然把插過隊的村叫成“我們村”。為那個叫史鐵生的青年,歡蹦亂跳的走進清平溝,兩年後,被人抬出清平溝,在以後的生命曆程中再也站不起來的史鐵生——我愛戴已久的作家,黯然傷神。人生多磨礪,堅強的人,富有瑰麗人生的人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

黃河漂流結束後,我們在一排窯洞前相聚,太陽掛在西天,金色的陽光照耀在乾坤灣上,將乾坤灣渲染得更加偉岸逶迤,更加氣吞萬裏如虎,更加金色燦爛,黃河蛇曲地質公園就建在這裏。很多作家、攝影家在乾坤亭拍照留念,從這裏看乾坤灣是俯瞰,其實整個陝北的山都是黃土山峁,人能站立的地方大多在山頭,所以在陝北看山,是從山頂俯瞰,而在其他任何地方看山,都是從山下仰望山頂。這就是陝北山巒與別處的不同之處。

傍晚還沒來臨,就看見從四周的山巒上,溝壑裏,突突奔騰而來的拖拉機、摩托車,大約半小時以後,院子裏就集聚了很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長衣服的,著短褂子的,穿裙子的,穿大褲衩的,什麼樣的都有。我以為他們是來看熱鬧的,平時怎麼能一下子看見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知名作家呀,知名人士走到哪裏都會成為一道風景。可是他們並沒往我們這兒走來,幹脆連望都不多望一眼。他們在忙自己的事,他們脫了自己的上衣,穿起了色彩鮮豔,紅紅綠綠的衫子,撐起了花傘,紮起了白羊肚手巾,打開了扇子,還沒等篝火燃起來,他們就跳起來,唱起來,舞起來,隨著一個打傘的人蹦跳旋轉。打傘的人叫傘頭,傘頭跳到哪裏,長龍似的隊伍就跳到哪裏,一圈一圈,一遍一遍,卷心菜一樣圍著篝火跳動。傘頭唱哪首歌,後麵的隊伍就合哪首歌。原以為來看熱鬧的山民成了主角,而主角的作家們此時此刻卻成了標準的看客。繼而,大家走下主席台,成為長龍的尾巴,跳進了歡樂的海洋。大家唱呀,跳呀,沒有了男女之分,沒有了農民與作家之分,震天的鑼鼓敲起來,歡快的秧歌扭起來,高亢的歌兒唱起來,作家與農民的歌聲笑聲融合在一起。在隊伍中跳躍的我,忽然想起史鐵生,想起路遙。史鐵生再也跳不起來了,路遙不可能在人間跳躍了,那就讓我代替他們唱一曲吧,把他們扭到一半的秧歌續接上,把他們沒有走完的路走下去。那一刻,我是多麼悲壯,多麼偉岸,多麼豪邁與氣度不凡。因為,我發現自己有點像男人,像那個歌之舞之蹈之的傘頭,那個統領整個篝火晚會的長者。如果,如果史鐵生在晚會上,如果路遙在晚會上,我是多麼幸福,多麼滿足,多麼榮光。與他們同歌舞,與他們共進餐,該是怎樣的景象哩。

我問:《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有原型嗎?

他抬起胳膊往外一指,說:我們村的名字就叫清平溝,基本上是真的。

我睜大眼睛望著他,他似乎有點奇怪。我更奇怪,補充了一句:你在那個村待過幾年?

他說:四年。

我說:一共四年時間,然後你就回北京啦?

他說:是的。

我一直張著嘴巴,驚訝的再問一聲:你在延川隻待了四年,就說“我們村”。

他說:是啊,我們村!不對嗎?

他睜大眼睛不解的望著我。

那一刻,我真的想哭,為那個眼神,那個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年代,為一個叫陶正的北京知青,三十多年後再回陝北,依然把插過隊的村叫成“我們村”。為那個叫史鐵生的青年,歡蹦亂跳的走進清平溝,兩年後,被人抬出清平溝,在以後的生命曆程中再也站不起來的史鐵生——我愛戴已久的作家,黯然傷神。人生多磨礪,堅強的人,富有瑰麗人生的人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

黃河漂流結束後,我們在一排窯洞前相聚,太陽掛在西天,金色的陽光照耀在乾坤灣上,將乾坤灣渲染得更加偉岸逶迤,更加氣吞萬裏如虎,更加金色燦爛,黃河蛇曲地質公園就建在這裏。很多作家、攝影家在乾坤亭拍照留念,從這裏看乾坤灣是俯瞰,其實整個陝北的山都是黃土山峁,人能站立的地方大多在山頭,所以在陝北看山,是從山頂俯瞰,而在其他任何地方看山,都是從山下仰望山頂。這就是陝北山巒與別處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