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如今還不可封蔭,取得官爵嗎?”顧知晥狀似無意,努力裝出一副天真模樣問道:“世子如今在大哥身側,來去又比較自由,若有官爵入營,倒是”
顧知行神色變得凝重又無奈,“今年的新科剛好錄完,安國公夫人並未提阿昭上報,阿昭若有官職在身,入西山大營理所當然,更能替我分憂。”
宋昭嘴角也掛起嘲諷的笑,對著顧知行說:“家裏瑣事卻要讓殿下擔憂,實在過意不去。”
顧知晥在心裏回憶,但想來想去對安國公家事隻有片麵的記憶,上一世裏,宋昭一直到死都沒有正式承襲國公爵位,皇甫氏起兵謀反,顧氏無人可用,這才由他破格領兵,成為世人熟悉的少年殺將。
“為何一定要遵循祖訓,世家子弟隻有蔭封一條路呢?”顧知晥突如其來說了一句,引得前麵走著的兩個男人回頭,她繼續說:“世人都有一個誤解,覺得世家子弟既有蔭封,便再看不上那些走仕途的人,可一條路若是走不通,何不及時掉頭,換一條能夠走的了的路去走呢?總比一直停在原地打轉來的好啊!文科舉已經結束,武科馬上就要開始,世子能文善武,想要取得三甲應是十分容易。”
宋昭與顧知行對視一眼,世襲的思想在他們腦海中紮根紮的根深蒂固,他們從未想過顧知晥所說的,可以讓宋昭走仕途一路。
“可是——”
“殿下,公主所說的不無道理,確實可以考慮。那位與——他們似有聯係,或許也有這個原因在此,所以她定是不會主動為我請封,可若是我能繞過蔭封,直接武舉得名,聖上若有禦賜也師出有名。”
顧知行還在猶豫,可惜道:“你本是名正言順的安國公世子,若走了武舉,實在委屈——”
顧知晥見狀本還想趁熱打鐵多勸幾句,她才不在乎宋昭的身份如何,她看中的是宋昭能不能順利入營好能盡早輔助顧知行,鞏固他在西山大營的位子。
不料遠處傳來呼喊,是保和殿的張公公,傳話讓顧知行前去保和殿議事,他原想送顧知晥先行回宮,卻見她連連擺手道:“此處離鳳陽宮也不遠了,父皇有事,大哥還是快快過去吧,再說了,安國公世子也在,他可以送我回去。”
顧知行不疑有他,左右宋昭是自己人,隻是想到又交代兩句:“我知道父皇準你一起籌辦接風會,但突厥人性格暴戾,你與雅若公主又有過節在先,沒事大可不必親自前往拜訪。”他還有些話沒有對顧知晥明說,比如他與宋昭察覺到突厥使團似乎在私下與朝中某些官員多有聯係,其中深意,不得不讓人深究,顧知晥是深宮公主,他不願意讓她過多牽扯到與突厥人的事情中去,又不能解釋清楚,便隻能用她與雅若的過節之事來仔細叮囑。
顧知晥順從應是,與宋昭目送顧知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