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雲殿裏的下人們這幾日裏都很得意,琦妃嫁來朔京數十年,卻一直不受聖恩,她雖是燕北嫡女,但畢竟路途遙遠,加上燕北鮮有與朔京來往,所以琦妃在宮裏的地位十分尷尬。顧佩清前段時間再度出事,宮裏的人想來捧高踩低,對於琦雲殿裏的人一概都沒有好臉色看。
但如今,蕭承靖在拜訪過帝後之後,拜訪的便是琦雲殿,太子殿下為了給他麵子,更是命東宮官員陪同,讓一直門可羅雀的琦雲殿變得熱鬧起來,琦妃甚至拿出了體己的銀子,交代禦膳房,備了一桌好菜招待蕭承靖。
蕭承靖尚未出生時琦妃便嫁來了朔京,所以對於這位優秀的侄兒,她也隻是在平日裏的書信中得知,那日初見的宴會上,琦妃沒有機會能夠與蕭承靖好好說話,今日蕭承靖作為侄兒單獨來看琦妃,她還不得好好拉著蕭承靖訴訴苦嗎?
酒過三巡,東宮作陪的人也十分有眼力見,提前告退,一桌宴席便成了家宴,琦妃命人將飯菜都撤了下去,帶著蕭承靖往內室坐定喝茶。
方才的菜色都是大魚大肉,吃的人十分發膩,一時間換了茶水,眾人都喝的十分舒服,唯獨被琦妃拉來的顧千洲坐立不安,左望右看,似乎很不耐煩的樣子。
蕭承靖倒是沒有什麼反應,依舊含笑地聽琦妃在說些家常,詢問燕北眾人的情況。
“娘,如果沒有什麼事的話,兒子就先走了……”最終,顧千洲還是沒忍住,打斷了琦妃的話,站起身來,扭過頭也對著蕭承靖說:“蕭家表哥好好在這兒與我娘說說話吧,我還有些別的事情,就先走了……”
“洲兒!承靖與你,你們是最親的表兄弟,難得他千裏迢迢從燕北而來,你不陪著他多聊聊,反而急著去哪?”琦妃有些恨鐵不成鋼,她十分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能夠親近蕭家,一來是可以多條人脈,二來有了蕭家在他們身後支持,日後無論是顧佩清還是顧千洲,慶豐帝都會對他們更加上心,他們也會過得更好。
顧佩清被穆皇後扣在了椒房殿自然是無法前來,但顧千洲是個自由身,今早不是自己死拉硬拽,他也打算找個借口不來與蕭承靖見麵。
智子莫若母,琦妃自然猜得出來顧千洲為什麼不耐與蕭承靖接觸——如今的顧千洲與白音走的十分近,燕北自古以來就是東顧抵禦突厥的第一道關門,蕭家駐守燕北百年,與突厥大大小小打過的戰不甚其數,大多都是蕭家取勝,可以說,死在蕭家人手裏的突厥人無數,白音又怎會對蕭承靖有好感呢?
燕北進貢的事是每年的慣例,但誰也沒有想到今年會有蕭家嫡係子弟親自護送,甚至表明了要在朔京呆上一段時間。
這對白音來說是個十分危險的信號。
三十年前的突厥王定襄在養精蓄銳之後,突然舉旗南下,意圖奪取中原地區,卻被蕭家打的滿地找牙,屈辱的敗退回國,還與東顧簽訂了和平條約,徹底成為東顧的附屬國,燕北替朝廷守住了北方要塞,解決了突厥這個虎視眈眈的鄰居,有了他們在燕北的壓陣,令突厥人不敢再輕易造次,史稱定襄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