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舅舅。”
“母親說我們該啟蒙了,準備給我們報文班。”
“可我不喜歡學文唉,我想報武班,長大後跟二舅舅一樣,騎大馬,拿大刀,做個讓萬人敬仰的大將軍,你能不能勸勸母親。”
張恒走在前麵。
兩個小家夥一左一右。
一邊走,朱朝一邊眼巴巴的看著他,因為他很清楚,四舅舅有大本事,隻要四舅開口,母親那邊不會反對。
“學武啊!”
張恒回望一眼。
相比學文,每天拿著書背搖頭晃腦,死記硬背。
顯然騎馬胯刀,哼哼哈哈,更受小孩子的青睞,不為別的,就是好玩。
隻是學文還是學武。
不能以孩子的喜好來,他還小,不懂事。
但是大人得懂。
“文講悟性。”
“武重根骨。”
張恒想了想:“你們兩個和二舅舅一樣,都沒什麼習武的天賦,說發展,隻有學文,中秀才,考舉人,得進士,入翰林,成為大儒這一條路可走。”
說完。
張恒又向朱朝問道:“你是想學文,金榜題名,日後做大官,還是勉強做個三流武者,給人牽馬趕車,長大後當個趟子手?”
“趟子手?”
朱朝愣住了。
別人家的孩子或許不知道趟子手是什麼。
但是他知道。
他家是開酒樓的,現如今,鎮上的十幾家酒樓,過半都是他家的。
那些趟子手他見過。
破衣爛衫,抱著把刀,人家雇主請鏢局的人吃飯,趟子手都不能上桌,上桌的不是鏢頭,起碼也是個鏢師。
一想到自己會成為滿臉風塵,一身窮苦的趟子手。
朱朝就有點打退堂鼓了。
“廟祝爺...”
一邊說。
一邊往至北侯府走。
走到門口。
外麵站著八個頂著牛角,魁梧有力的牛妖守衛。
見到張恒回來,為首的牛妖隊長眉開眼笑,點頭哈腰的往前湊:“廟祝爺,跟您商量個事,您看我能不能請假回家一趟?”
“回家?”
張恒有些意外。
“家裏還有兩個弟弟。”牛妖隊長一臉憨厚:“我尋思著回去一趟,把他們也帶來,一起給廟祝爺效力。”
聽到這種說法。
張恒臉上多出笑容,樂道:“你這蠻牛,嘴還挺甜。”
這些守衛侯府的牛妖,都出自虎山域內的蠻牛部落。
平日裏在侯府內做工。
管吃管住,領一份月錢。
到了月底,還有大妖指點他們的修行,各種待遇都是不錯。
“看你這麼懂事,就給你三天假吧。”
張恒想了想,又補充道:“另外跟賬房說一聲,就說是我說的,讓賬房給你支五匹棉布,二百兩銀子,布帶回去,給族裏的子侄做兩件衣裳,銀兩嘛,在附近的村莊換些酒肉,也讓族裏的人看看,跟著我沒受委屈。”
蠻牛部落。
是虎山域內的大族群,有三千多頭牛妖。
不過人雖多,卻老實本分,日子過的比較清苦。
平日裏。
每到農忙,這些牛妖就會下山,幫百姓犁地,賺些銀兩,補貼家用。
有些好飲酒的,手上沒餘錢,也會把賬記下,回頭去貨站給人抗大包,做苦力,不曾短了賬目,也非凶惡之徒。
張恒有感這些牛妖的質樸之心。
就選了百餘人做護衛,每日站崗放哨,守夜打更,牛頭掛角的往門口一站,看著也比較有牌麵。
“四舅舅”
從門口進來。
朱暮一臉不解:“這些守門的牛妖,各個都有丈二身材,看著就孔武有力,可它們怎麼這麼怕你啊?”
在小家夥看來,張恒站在這些牛妖麵前,甚至夠不到胸口。
一雙臂膀,更是比常人的腰都粗,反差也太大了。
“家裏的狗見人就咬,為什麼不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