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祖師晉升大羅了呀。
聽著冥冥中的禮讚聲。
張恒喜不自勝。
雖然很多人都說,大茅祖師晉升大羅是早晚的事。
可這種事當然越早越好。
因為在仙界的各大勢力中,擁有大羅坐鎮的才能被稱為一流勢力,沒有便是二流。
不要小看其中區別。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天庭召開蟠桃會,誰入主坐,誰做陪襯,那都是有講究的。
分配利益也是一樣。
眼下的天庭,已經不是初建時的大貓小貓三兩隻,放眼望去,各部主事與各司長官都得是大羅起步。
若隻是個太乙金仙。
蟠桃會上都不叫你,同理,吃桃子的資格都沒有,這杯羹又該怎麼分給你呢。
吾有一行淚。
不落已千年。
祖師心中的苦楚,又與何人訴說。
“祖師這一晉升。”
“天高海闊,再無遮攔。”
“下一步,肯定要加天師銜,為天機府第五天師了。”
張恒暗自琢麼著:“不過位置應該不會動,依然是鎮守幽冥,監察陰司諸神,畢竟當年將大茅祖師放在這個位置上,大天尊也是下了功夫的。”
自有輪回起。
陰司便為陽土之反麵,其中利害不可不察。
大茅祖師,是大天尊布局陰司的關鍵所在,因為整個仙界的人都知道,大天尊並不信任東嶽大帝和九幽陰神,這才有茅山曆代祖師任職幽冥,分化權利。
現在。
大茅祖師晉升大羅。
茅山這輛戰車也將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提高天庭對陰司的掌控力,這是中央集權之必然。
東嶽帝君也沒什麼可怪的。
非要怪。
隻能怪自己三不沾。
不沾佛門,怕惹因果。
不沾道門,怕脫不開幹係。
跟天庭內的高等帝君也關係不大,擔心靠得近了淪為棋子。
有便宜就有你的份,出力就往後躲。
別說做神了,做人也沒有這樣做的,到最後隻會裏外不是人。
“不出意外,東嶽帝君會高升。”
“升半級或者一級,去某個高品級,但是沒有實權的清水衙門做閑官,將掌印幽冥的職權交出來。”
“當然,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成的事,得有個接班過程,以免九幽動蕩。”
“大茅祖師呢,以前是東嶽帝君的副手,所猜不錯,下一任東嶽大帝應該是由祖師接手。”
“隻是與東嶽帝君相比,大茅祖師到底是新晉大羅,各方麵恐怕要弱一些。”
“不過也不用怕,這次大天尊令大茅祖師清理陰司吏治,並派了四大天師下界,顯然是為後麵鋪路。”
“搞不好,四大天師駐守陰司會成為常態,或者說,是變相的將陰司體係的控製權,控製在天機府下。”
張恒屬於茅山核心弟子。
宗門內的很多事都知道一二,比如在大天尊這一脈下,絕對核心便是天機府。
天機府又以三山符籙正一盟為主。
這是大天尊的嫡係部門,雖然天庭內部門很多,大神通者與巨頭不少。
可人有遠近之分。
大臣中也分為重臣,忠臣,近臣,外臣。
重臣難忠。
忠臣何重。
近臣不遠。
外臣難近。
神神明明,自思自量。
天庭說起來更像是利益聯盟。
其中派係林立,幾位高等帝君門下都各成派係,名義上尊大天尊為萬界共主,實際上都是聽調不聽宣的諸侯王,各有一片勢力範圍,背後也少不了小動作。
陰司之事,事關重大。
將陰司的控製權置於天機府下,由大茅祖師負責,實際上就相當於被大天尊抓在了手裏。
“大茅祖師未成仙時。”
“在下界,便得大天尊禦賜仙衣,得西王母禦賜妙法。”
“後來舉霞飛升,初至便加九天司命職,後又受事東嶽,理事幽冥。”
“現在想來,布局幽冥這盤棋,恐怕早在無數年前就開始了,隻是在等一個合適的人,合適的時機而已。”
“大茅祖師秉承天地氣氣運而生,為天生聖賢。”
“自出世,便當掌一脈法統,要有一番作為,大天尊便以此執棋,引茅山立教的方向偏向於鎮守九幽,扶正陽世,看似未動,實則已動,今日幽冥之變局,本就是花開結果之必然。”
張恒越是想下去。
越是感歎大天尊的謀算。
更重要的是,這種謀算你哪怕看出來,也生不出厭惡。
因為大天尊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代天行罰。
永鎮九幽。
這是責任,也是利益與權利。
因這個責任。
茅山受享天地所鍾愛,氣運鼎盛,福報加身。
也就是時間還短。
過個三五萬年再來看看,好日子還在後麵呢。
“幽幽黃天,何其眷我。”
“我還沒做什麼,好日子便自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