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你幫我把這兩個玉盒送到金丹高家的店鋪裏,讓他們轉交給一位叫高弘的族人。”碧雲山張家大殿裏,張長銘對姑姑張祖煙交代道。
張祖煙和張長鶴這次要去禦妖穀接替族人,張長銘趁著這個機會,把姑姑張祖煙單獨叫到大殿,讓她幫自己送一些東西到禦妖穀,兩個玉盒:一個玉盒裏有10顆靈桃二階後品靈桃,是張長銘給兒子的修煉物資,另一個裝有張長銘寫給高月娜和高弘的信,以及一對二階下品防禦靈器金光釵;
這是張長銘特意為高月娜煉製的,當然趙兮甜這邊張長銘也為其煉製了一對玉鐲;自從和高月娜母子相認的這些年來,他每隔幾年都會讓在禦妖穀的族人到高家店鋪裏,送一些東西給高月娜母子。張祖煙看著張長銘遞過來的玉盒,以為張長銘結交了高家修士,沒有多想對張長銘點頭應道。
“長銘,這兩個玉盒我一定會送到的,你這麼神秘我還以為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呢。”張祖煙笑著說道。
“姑姑,多謝你了,還有這件事情你暫時還得幫我保密,尤其是不能跟兮甜和月月她們提起。”張長銘接著說道。
“嗯~我知道了,長銘。”張祖煙聞言愣了一下,隨後了然的點頭說道。以她的閱曆,自然明白張長銘這句話的意思。
“那行,姑姑你跟大哥出發吧,我就不送你們了。”張長銘說完,就轉身離開了大殿。
張祖煙隨後登上靈舟,與張長鶴和族人們彙合,一起離開了碧雲山;張家自從接手高家在禦妖穀的店鋪後,每年都會把自家的靈米以及靈符和法器,運輸到禦妖穀售賣;
因為禦妖穀之外就是十萬大山和雪狼湖的勢力範圍,這裏聚集了大量的修士,張家的靈米、靈符以及法器,每年在禦妖穀賺取的靈石是天雲坊市的三倍還多。張家在嚐到甜頭後,就加大了對禦符器堂(張家店鋪名)的經營。
每年都會把物資優先運到符器堂,這一來是因為禦妖穀的市場比天雲坊市更加龐大,二來也是張家這些年族人增多,能夠提供足夠的靈符和法器;
自從張長銘接任族長,已有30年的時間,張家從不到100人(當時98人),發展到現在的143人;更有靈符師45人,煉器師12人;在三星草被家族製成符紙後,族中符紙供應量上升,張家每年繪製的靈符將近有數千張,至於煉器目前除了張長銘是二階下品,其餘十一人都隻是一階水平。
不過僅憑這十一人,每年也能為家族帶來一筆不小的靈石收入;張長銘返回家的途中,看著族人們興高采烈的種著靈田,內心之中湧現出一股濃濃的滿足之感;在這個殘酷的修仙界,能有這樣的日子還有什麼不滿的呢?
當然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家族實力基礎之上;這幾年時間裏,他的名字又在天劍宗範圍內廣泛流傳開來(比劍大會);受此影響,碧雲張家在天劍宗北部名聲大漲,周圍眾多家族紛紛上門,想要與張家結成姻親。
對於此事,張長銘沒有過多插手,讓五哥張長齊去處理;張長齊在一番詳細挑選後,就為族中十個成年的族人,挑了數名樣貌、品行都非常出色的人選;張長齊在得到族人的回答後,就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了婚事;
當然這次張家有三名族中女子嫁到了青陽李家、代玉趙家和寶瓶徐家這三家中。張家經過這批喜事後,現在族中除了少數不想成親的,大多數族人基本上都成了家。
碧雲山,經過兩次靈脈進階後整個山頭增加了好幾倍,連帶著碧雲洞也拓展了兩倍左右,洞內貯藏的靈氣就更多了,為了讓更多的族人能夠用上碧雲洞修煉,以及這次青山三人築基著想,張長銘在與長老們商議後,決定重新改造碧雲洞。
張長銘傳訊給以前結交的幕千凡,得到幕千凡的回訊後,張長銘親自前往天雲坊市,把幕千凡請到族中,讓其在碧雲洞重新布下三個聚靈陣;張家在決定改造後,就重新把這裏修整了一番,把原先碧雲洞內劃分為三個獨立的修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