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一部分先富起來(1 / 2)

薑雪卿沉思片刻,微微昂首,“小吃鋪子的名字,還沒想好起什麼名字,等店鋪裝修好我在把名字確認下來,竹筒的事,我是這麼打算的。”

上壩村地處偏僻,四周環山,上壩村的村民挨家挨戶都劃分了不少竹苗,可以花銀子從這些村民手中,收購品質好的竹筒。

薑雪卿繼續道,“我打算先從咱們村子的人手中收購三百個竹筒,一百五十個三寸的,剩下的一百五十個要六寸的。”

也就是現代果茶的中杯,大杯。

上壩村還是有不少民風淳樸老實善良的村民,除卻個別貪圖小便宜不安分的人,找同村村民收購,自是想著幫上一把。

要是上道的人,薑雪卿不介意先幫著一部分聽話照做,老實善良的村民先富起來。

這會是不小的挑戰。

“說起這事,我倒是有一個人選。”

薑父開口跟大女兒舉薦一人。

雖然此人與薑父沒什麼交集,但她家竹子茂盛,翠綠蔥蔥的,竹子長得筆直又粗,卿卿要的三寸還六寸的,想必翠花的竹子,無疑是最好的。

“爹,您說說。”薑雪卿耐心的等著薑父開口。

“就是加林他大伯娘,翠花這人吧,是有些擰不清的,但人都是會變的,自從加林來咱們家做學徒後,每日下工後都來咱家接她侄兒,瞧著態度挺好的。

要是能幫上的話,咱就把這單生意交給翠花來做。”

三百隻竹筒,量不多,也不趕著要,交給翠花去弄,自是最好不過了。

說來張加林一家子,也是可憐。

翠花家中的情況,薑父從學徒張加林處了解過,翠花年紀輕輕,剛成親不過半載,夫君被抓去充當壯丁,半年後傳來噩耗,死在一場叛亂之下。

自此以後,翠花就守了寡,也沒為夫君留下一兒半女的,還是張加林的爹爹有這份心,常常接濟他的寡嫂。

一來二去後,幹脆就住在一起,白日裏張金就去碼頭扛包做苦力,勉強養家糊口,翠花就在家中照顧沒了娘,孤零零的侄兒。

小小年紀就沒了娘的張加林,從小被大伯娘照看長大,心裏早就把大伯娘翠花當成了自己親娘。

哎,跟他學藝的加林,也是個命苦的孩子!

薑父不禁感慨一番。

這些都是大女兒有意讓他觀察張加林後,他才慢慢從當事人口中,打聽到的訊息。

薑父不說,薑雪卿還不知道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她平日裏早出晚歸的,也沒怎麼留意這些。

張加林性子懦弱了些,當初在單獨談話時,是他那雙眼睛吸引了薑雪卿的注意,因此,才給了他一個學徒的名額。

要改變一個人確實難,好在張加林年紀小,性子還沒徹底定下,隻要悉心教導,總能扛事的。

要想張加林死心塌地的跟在她身邊,替她幹活,自是得照拂一二他的家裏人,“那這事就交給爹去操辦了,三百隻竹筒,材料加人工費,一共半兩銀子,要是翠花她願意幹的話,咱們可以直接付一半的定金。”

薑雪卿報出價格後,想了想,又繼續道,“爹,還有一件事需要麻煩您。”

“你說,爹爹聽著。”

“您平日多留意張加林的情緒,這孩子有什麼話都藏在心裏,別讓他憋壞了。